共23小题,约10990字。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语文
整理录入:青峰弦月
一、(共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楔子 契约 锲而不舍 提纲挈领
B.撩拨 燎原 眼花缭乱 寥若晨星
C.拮据 敛裾 礼节甚倨 虎踞龙盘
D.悭吝 歼灭 潜移默化 阡陌纵横
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寒喧 聆听 迄今 委曲求全 B.暮霭 凄惶 包涵 礼上往来
C.伺候 昏聩 睚眦 前合后偃 D.尸骸 厮杀 枭雄 理曲词穷
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在土耳其大地震中,36名被埋井下的矿工尽管性格各异,民族不同,但他们相濡以沫,一同坚持了6个日夜,最终成功获救。
B.导演王全安以《团圆》获得第60届柏林电影节银熊奖,至此,他在柏林电影节上的获奖数与张艺谋等量齐观,仅逊于华人影坛翘楚李安。
C.现在有些报刊年轻的编辑,虽然文字功底不深,却自以为是,有的作者撰写的文章被转载时,标题就改得南辕北辙,完全扭曲了作者的本意。
D.我们的一些领导在学习科学发展观中,长篇大论,侃侃而谈,就是不敢正视前些年在经济发展中为快速获利而出现的问题,怕戴上保守、思想不解放的帽子。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母亲热爱新生儿,并不是因为孩子满足了她的什么特殊的愿望,符合她的想象,而且是因为这是她生的孩子。
B.“新生代农民工”自从被列入政府重点关注的对象之后,各级政府积极行动,将关心新生代农民工成长作为新一年度工作重点。
C.像《中国达人秀》这类“零门槛”的选秀节目,让拥有才华和梦想的任何一个普通人,都可以展示天赋和潜能,也让我们懂得平凡人成就自我的关键在于是否相信梦想,相信奇迹。
D.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揭晓。相比于前几届的茅盾文学奖,本届评选活动比较注重作品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结合,五部获奖作品均有较高的文学水准。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是莎士比亚剧作《哈姆莱特》中主人公的著名独白,它表现了哈姆菜特极度困惑、痛苦挣扎的思想斗争。
B.《娜塔莎》节选自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战争与和平》是一部具有史诗和编年体特色的鸿篇巨制。
C.司马迁是西汉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所著《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D.宋词是古代诗歌发展的又一高峰,按艺术风格分,宋词有“婉约派”和“豪放派”。李清照、姜夔等都属于婉约派,而苏轼、辛弃疾则是豪放派的典型代表。
二、现代文阅读(29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文化焦虑”弥漫当前社会
杨福泉
一种浓郁的“文化焦虑”,弥漫在当代中国社会。随着国门的打开,以西方文化为主体的外来文化通过各种渠道不断涌向中国。城市和乡村里的很多历史文化遗产以及大量的人文景观随着“旧城改造”和农村模仿城市的时尚建设不断消失。于是,有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和各界人士呼吁保护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这种文化焦虑中有深沉的反思和忧患意识。
当下,“文化焦虑”和“文化忧患”促使一批专家学者致力于传统文化的复兴和教育,但他们过分片面地把中华民族文化等同于汉文化甚至一些儒家古典文化,特别是片面地把所谓的“国学”指称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全部。一说到中国文化,言必称“国学”,视野局限在孔孟儒家之学和“四书五经”等汉文典籍上,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等同于进行一些儒家古代典藉的教育,不遗余力地在大中小学里进行所谓的“国学教育”。各种“国学研究会”“国学研究院”和“孔子学院”纷纷问世。有的学者鼓吹:应该让包括“四书五经”在内的传统经典,尽早回到中国中小学课堂。希望政府尽早启动这项影响中国前途和命运的改革工程,尽早颁布法律,肯定传统文化经典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