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小题,约7640字,答案扫描。

  江西省玉山一中 2012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联考
  语 文 试 题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36分)
  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
  A.潦水(liáo)    窈窕(yǎo)     籴米(dí)       剜肉医疮(wān)
  B.猗郁(yǐ)     敕封(chè)     框架(kuàng)    封妻荫子(yǐn)
  C.间作(jiàn)    扒鸡(pá)      棺椁(guō)      窗明几净(jǐ)
  D.温火(wēn)    踯躅(zháo)    号召(zháo)     穷鼠啮狸(niè)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炫耀    屈解    雕梁画柜     随声附和
  B.烦燥    扳机    惨遭屠戳     提心掉胆
  C.娟秀    案赎    清规戒律     趁人之危
  D.暴燥    掂量    侦查案件     万古长青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
  A.“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王大珩于2011年7月21日在北京逝世,给我国光学工程研究领域事业来了无法弥补的损失,真是百身何赎啊!
  B.某些球队里有一些所谓的“核心球员”,他们在场上自行其是,一旦没有赢球,就怪教练,怪队友。可想而知,这样的球队怎么可能跻身一流强队?
  C.甘肃省庆阳市“11•16”重大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后,校方相关负责人在记者一再追问下顿时露出半青半黄的神色,嘴唇哆嗦了半天,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D.心理学家建议,2012春节消费要量入为出,快乐为主。过年想多给父母一些钱,想和朋友在一起多聚聚都是正常心理,但是理性消费的观念一定要有。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在内蒙古鄂尔多斯伊金霍洛旗采煤塌陷区,63岁的王明仲老汉一脸困惑,他在思考煤迟早是要挖光的,我的子孙们今后靠什么生活?
  B.中国最高端、最快速的列车:“和谐号”动车组,因其快捷和舒适已成为越来越多百姓出行的首选,中国动车也越来越呈“平民化”的趋势。
  C.美国方面也提出三大意向:每年在沃顿商学院培养30名浙江企业家;在纽约建立浙江品牌的推广地;在马里兰州建立浙江科技园。
  D.为庆祝美中建交30周年以及美国总统奥巴马访问中国,美中友好协会在纽约华尔街最著名的标志物——铜牛前举行美中两国国旗升旗仪式。这是中国国旗第一次在华尔街铜牛前升起。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白岩松说,新闻主持人这个行业就是绞肉机、名利场,一个公众人物在大众的视线里可以很快成为“民族脊梁”,也可能一下子成为“卖国贼”。
  B.鉴于日前发生的伊朗示威者冲击英国驻伊朗大使馆事件,我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回答记者相关提问时表示,中方一贯主张,外交人员的安全及尊严应得到维护和保障,这种对外交机构采取的行动不符合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
  C.12月1日,湖北省武汉市雄楚大街关山中学旁边的建设银行网点门前发生爆炸,造成多人死亡和受伤,经初步调查,爆炸主要原因是门前不明物体引发造成的。
  D.今年十月底,玉山一中成功举办了中国西部数学奥林匹克(Chinese Western Mathematical Olympiad,缩写为CWMO),活动期间邀请了六个大学的数学专家来我校指导教学工作。
  6.下列关于名某种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红楼梦》中探春的判词是:“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未世运偏消,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红楼梦》)
  B.愚人节后的第二天,受弗罗洛的指使,卡西莫多绑架爱斯梅拉达未遂,被巡逻队抓捕。他在爱鞭刑后被绑在广场上示众,在烈日下口渴难忍,几番要水喝,却遭到围观者的嘲笑和辱骂,当爱斯梅拉把水送到他的嘴边,这个看起来愚钝无比的人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巴黎圣母院》)
  C.觉慧热心地参加《黎明周报》的工作,经常在周报上发表文章,他对这种新的生活方式的兴趣愈来愈浓,跟他们家庭离得愈来愈远,即便是与觉民,也有了距离。(《家》)
  D.“他并不是一个只顾消极梦想而不做实事的人。他一直是一个坚强的实行家。他也明白,如果他需要别人支援,那他应当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的那一分,先帮助自己。”这里的“他”是指裴果提先生。(《大卫•科技菲尔》)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小题。
  考古学依旧寂寞在“曹操墓”的喧嚣中
  陈方
  从2009提12月27日“曹操墓”新闻发布开始,到2010年1月中旬连续两天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举办的公共考古论坛为止,“曹操墓”引发的争议此起彼伏高潮不断,“曹操墓”就像一针催化剂,一下子将寂寞的考古学催熟在热闹的尘世间:即便是缺乏考古专业训练和文史知识积累的国民,也忍不住发表各式各样的见解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