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960字。
上海2012届高三18区县一模作文题简析
1、黄浦区
作文:以“超越与回归”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于800字;(2)不要写成诗歌;(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题解:这样的题目是有些蛮不讲理的,因为两个概念很抽象。或者前面有一段材料作为提示语,都可以便于学生进入思考。但是既然没有提示,考生也不是没有办法。一般来说,还是需要从身边的生活入手,从感性入手,即在生活体验中寻找两者的可能关系。比如,春晚有一个环节是“致敬30年”,这自然是老节目的回归,但是,随着老节目回归的还有那种纯净与质朴,这又何尝不是对当下浮躁的流行文化的一种超越?于是就可以得出一种认识:回归也是一种超越。这样就可以打开思路了,逆向去想:“超越何尝不是一种回归”?总体上把握了两者的关系,再对这种关系做细致的辨析——把“为什么”讲清楚——就可以写出很深刻的文章了。
2、杨浦区
袁隆平大学毕业将去农村,他妈妈对他说,孩子,你要准备吃苦啊。袁隆平说我不怕,我还有一把小提琴。
请以“生活需要有把‘小提琴’”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不少于800字;②不要写成诗歌;③不要透露个人信息
题解:命题前有一段提示语,让我们知道这里的“生活”指的是农村“吃苦”的生活。当然,作为一个独立的命题,我们还可以完全不去理睬提示语中的材料及材料里的情境。这样,“生活”就可以有至少两层内涵:一是特指枯燥、单调的,缺乏精神活动的农村生活;一是世俗的,每个人都深陷其中的日常生活。“生活”内涵确定了,与之相应的“需要有把‘小提琴’”的“小提琴”的内涵也就确定了:什么样的“生活”需要什么样的“小提琴”。如果取“生活”的第一层含义,“小提琴”可以是文学艺术、业余爱好等一切精神活动;如果取第二层含义,“小提琴”可以是高尚的追求,高远的理想等。确定了内涵后,再思考“为什么需要”就可以了。
3、长宁区
阅读下面的文字,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水从高原顺流而下,渤海口一条鱼逆流而上。它游技精湛,冲破重重险阻,甚至奇迹般地越过了壶口瀑布,游上了高原。然而,它还没有来得及发出一声欢呼,瞬间却冻成了冰。若干年后,一群登山者在唐古拉山的冰块中发现了它,有人认出这是渤海口的鱼。
一人说,这是一条勇敢的鱼,为了理想游了那么久那么远。
一人说,这是一条可怜的鱼,空有伟大的精神却没有伟大的方向,努力的结果是死亡。
要求:(1)不少于800字;(2)不要写成诗歌;(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题解:材料提供了对一种行为(一条鱼“逆流而上”)的两种相互对立的观点,需要写作者表示自己的立场。立场无外乎三种:赞成两者其一,或都不赞成(也可以看成部分赞成),所谓“一分为三”者也。事涉“鱼”的一生,所以,实际上这个材料要求的是对一种人生观的评价。这条人生观是由以下这些概念组成的:理想(“高原”)、奋斗(“冲破重重险阻”)、能力(“游技精湛”)、死亡(“瞬间却冻成了冰”)。“可怜”不“可怜”,关键就在于导致其死亡的“高原”是否值得以一生来换取。即“理想”与“方向”的价值判断问题。“理想”在这里指的是某种“信仰”,而“方向”关乎生命、人性、幸福等。笔者甚至认为这个故事也许是虚构出来的,是为了反思许多年前在中国大地上上演的一场场“逆流而上”的疯狂行动——许多年轻人“抛头颅洒鲜血”,其实是逆世界潮流的。当然,在当今许多人蝇营狗苟的语境下思考这个话题,不妨可以多赞赞这条鱼的“勇敢无畏”。
4、普陀区
根据下面的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诗歌除外)。
“火灾芥末报警器”、“人类为什么会叹气”,这些课题匪夷所思并且看似毫无用处。然而,国际上却为这样的研究设立了一个奖项——“搞笑诺贝尔奖”,颁奖地点为哈佛大学。
该奖项专门奖励那些“乍看令人发笑,细看却发人深省”的研究工作,2000年获“搞笑诺贝尔奖”的物理学家安德烈•盖姆,就在2010年成为也真正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该奖项的评委中有不少德高望重的学者和货真价实的诺贝尔奖获得者,200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哈佛大学物理学家罗伊•格劳伯更是负责在典礼结束后打扫会场十余年之久。
题解:材料之中具有强烈反差——一边是“匪夷所思并且看似毫无用处”,一边是“颁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