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700字。

  时事作文素材点示
  秦葆   万春芬
  【重建】
  重建圆明园
  据媒体报道,北京市人大教科文卫体委员会17日就加强国家文化中心建设提出九大建议,其中提出对圆明园恢复重建进行研究论证。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有人倡议修复圆明园,2007年又有人提出在浙江横店异地重建圆明园,计划投资200亿元。此次北京市人大教科文卫体委员会提出重建圆明园,考虑到人大的权力机关属性,这算是一种实质性进展。
  这次恢复重建圆明园,是打着建设“国家文化中心”的旗号,意味着恢复重建圆明园是保护文物和文化。“国家文化中心”要建设,但不是恢复重建古曾有之、古已有之的东西。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日前表示,目前国内很多文化艺术作品创造力不够,90%的作品属于模仿和复制。恢复重建圆明园,本质也是一种“模仿和复制”,花钱多,价值微乎其微。
  对于历史遗产,放眼世界,想恢复成“往日荣光”的,未之有也。古罗马的斗兽场、圆形剧场,希腊的雅典卫城,至今都只是遗迹,没人主张“恢复重建”。对祖宗留下的东西,后人的责任是保护而不是“恢复重建”,这是人类对待历史的一个共识。
  关于圆明园,国内长期以来存在“废墟派”与“重建派”。前者主张保留残迹以警示国民勿忘国耻,而后者主张重建或修复圆明园可以恢复民族往日荣光,抚平这段历史创伤云云。国家建立圆明园遗址公园的目的,是把圆明园遗址作为遗址来保护的。
  鼓吹重建圆明园,恢复所谓“往日荣光”的人,在文化建设的意义上,恰恰是没有文化或文化不自信的表现。文化建设离不开创造和创新,要体现现代人新的价值、审美趣味和精神追求,动辄复古、仿古,“恢复重建”古代的东西,说明我们创新能力不足,历史不再是资源,而成了我们前进路上的负担。
  【素材运用】:毕竟,民族需要记忆,历史需要留驻,文化遗迹和遗产需要保护,不过,在重建圆明园的呼声背后,是否隐藏着一些人的利益诉求呢?不再是残垣断壁的圆明园,还是那个承载着国人痛苦记忆的圆明园吗?记住国家和民族曾经的耻辱,比怀念辉煌的旧时光更有价值。
  【适用话题】:忘记与铭记、保护、价值、辉煌……
  【安全】
  为校巴安全筑起“绿色通道”
  11月17日,甘肃正宁县召开“11•16”重大交通事故新闻发布会,宣布涉及此次事故的正宁县分管副县长及教育局长已被停职。教育部也于昨天发文,要求全国立即开展中小学生和幼儿上下学乘车安全排查工作。
  停职问责、排查隐患、汲取教训、举一反三……每次事故善后,几乎同一套路。停职,能换回18个孩子的性命吗?排查,可以保证事故不再发生吗?美国每天有近50万辆校车在行驶,运送着超过2500万学生,每年却只有5名学生在校车事故中不幸死亡,而在我国每年有超过18500名14岁以下儿童死于道路交通事故!教育部也承认,交通事故已成为中小学生安全事故意外伤亡中最主要的“杀手”。校车安全事故,一次次以淋漓的鲜血、凋谢的生命警世,再不下决心解决校车问题,就是对孩子们的犯罪!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