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祝福教案示例
教学目的
  1.学习剖析人物的方法,分析祥林嫂这个典型人物形象。
  2.了解典型环境与祥林嫂性格的关系。
  3.理解本文通过祥林嫂这个艺术形象深刻地反映了在封建礼教摧残下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揭露了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教学设想
  第一课时通读全文,理清文章的情节结构;第二课时剖析人物性格特点;第三课时了解人物性格与环境的关系,完成练习五、六两题。“思考和练习”一至四题,拟在讲读过程中结合具体内容相机完成。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通读全文,从整体上把握小说的情节结构。
  2.理解小说题目的含义。
教学过程
  同学们预习这篇课文后,一定对小说开头写祝福,结尾写祝福,中间一再写到祝福有很深刻的印象。从全文内容来看,鲁迅先生是紧扣住题目《祝福》来展开情节的;那么,从题目来看,又对全文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封建势力通过祝福杀害了祥林嫂,祥林嫂又死于“天地圣众”“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的祝福声中。通过这个标题,就把“凶人的愚妄的欢呼”和“悲惨的弱者的呼号”(语出鲁迅1925年4月29日《灯下漫笔》),鲜明地摆到我们面前,形成强烈对比,在表现主题方面就更增强了祥林嫂的悲剧性。
  现在,再请同学们速读课文,然后完成黑板上的表格:
  上述表中的“内容”和“起讫段落”可根据本班学生实际选用下述方案之一来完成:
  第一方案:
  学生速读、填表时,教师巡视,然后找一个完成得比较好的同学到黑板上填表。再引发学生讨论,统一情节结构的起讫段落。
  第二方案:
  学生速读完后,四个组各选一名代表到黑板上填表,再引导全班学生逐个评论、修改,统一情节结构的起讫段落。
  讲解:
  从这个情节结构表可以看出,《祝福》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