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4790个字。4页学生版+4页教师版。

  学生版八年级上册第26课三峡
  山东省邹城市城前中学孙振
  一、解释词语:
  1、自三峡七百里中自:。2、略无阙处略无:。阙:。3、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自:。亭午:。夜分:。曦:。4、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至于:。襄:。沿:。溯:。绝:。5、或王命急宣或:。6、虽乘奔御风不以疾。虽:。奔:。御:。疾:。7、素湍绿潭。湍:。素湍:。8、绝巘:。9、飞漱其间。漱:。10、清荣峻茂:。11、良多趣味良:。12、每至晴初霜旦。至:。霜旦:。霜:。13、林寒涧肃肃:。14、属引凄异。属(zhǔ)引:。属,15、哀转久绝绝:。
  二、翻译句子: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羲月。翻译:。
  2、重岩叠嶂,隐天蔽日。翻译:。
  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翻译:。
  4、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翻译:。
  5、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翻译:。
  6、悬泉瀑布,飞漱其间。翻译:。
  7、清荣峻茂,良多趣味。翻译:。
  8、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翻译:。
  9、常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翻译:。
  10、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翻译:。
  三、问题探究:
  1、用原文回答:
  (1)表现群山高峻的句子是:。
  (2)表现水流急速的句子是:。
  (3)表现春冬清流缓的句子是:。
  (4)表现秋季凄清萧瑟的句子是:。
  八年级上册第27课短文两篇
  答谢中书书
  一、重点字词:
  1、山川之美之:。2、古来共谈共:。谈:。3、五色交辉交辉,指。4.四时俱备四时:。俱,。 5.晓雾将歇晓:。将:。歇:。6.夕日欲颓颓,。7.沉鳞竞跃沉鳞,。(这里用了的手法)8、实是欲界之仙都实:。欲界:指。9、自康乐以来自:。10、能与其奇者。与:。
  二、翻译句子:
  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2、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二、问题探究:
  1.作者描写景物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观察角度:由仰而俯;景物形象:由显而微;景物状态:由静而动;时间交代:由朝而夕。使山川景物和谐、完整、统一。
  2.“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内含作者什么感情?有高雅情怀的自豪感以及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之情。
  3.运用仰观俯察两种视角,写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的对偶句是什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4.讲究色彩搭配,表现一年之美,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景象的对偶句是什么?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具备。
  5.将听觉、视觉结合,由静入动,表现一日之美,传达了生命气息的对偶句是什么?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6.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7.分析“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