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课 时 教 案
主备人:欧阳光生   课型:   第 1 课时 总序第 3 节 
课 题 祝 福 编写时间 2 月 22 日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目的与要求 1、 了解小说三要素及小说情节结构 2、 训练学生概括小说情节的能力
重点难点 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了解倒叙的作用。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程序一、导入新课:  我们在初中曾经学过鲁迅的小说《故乡》、《孔乙己》,其中由活泼可爱而变成麻木愚昧的闰土,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孔乙己,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学习的是鲁迅先生又一篇著名的小说——《祝福》。(板书)二、介绍背景:                《祝福》写于1924.2.7., 是鲁迅短篇小说集《彷徨》的第一篇,最初发表于1924.3.25.出版的上海《东方杂志》半月刊第二十一卷第6号上,后收入《鲁迅全集》第二卷。   鲁迅以极大的热情欢呼辛亥革命的爆发,可是不久就失望了。他看到辛亥革命以后,帝制政权虽被推翻,但代之而起的却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封建社会的基础并没有彻底摧毁,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宗法观念、封建礼教仍然是压在人民头上的精神枷锁。鲁迅在《祝福》里,深刻地展示了这一时期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   这一时期的鲁迅基本上还是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还不可能用马克思主义来分析观察,有时就不免发生怀疑,感到失望。他把这一时期的小说集叫做《彷徨》,显然反映了其时自己忧愤的心情。但鲁迅毕竟是一个“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他决不会畏缩、退避,而是积极奋斗。   《祝福》这篇小说通过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地主阶级对劳动妇女的摧残与迫害,揭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指出彻底反封建的必要性。三、研习课文:1、 了解小说的教学重点,明确教学目标。A、人物鉴赏:a、祥林嫂 b、鲁四老爷 c、柳妈 d、卫老婆子 e、四婶 f、祥林嫂的婆婆 g、我 B、情节鉴赏:a、小说情节安排的特点及作用;b、祥林嫂死因探究C、环境鉴赏:a、祥林嫂生活的社会环境 ;b、祝福景象的描写及其作用; c、文中关于雪的描写及其作用  D、表现手法鉴赏:a、人物刻画方法;b、以“祝福”为题的意义。  2、理清情节,了解倒叙的作用。序幕  写祝福景象结局 祥林嫂寂然死去开端 祥林嫂初到鲁镇发展 祥林嫂初卖改嫁高潮 祥林嫂再到鲁镇尾声  再写祝福景象  3、速读课文,概括各段内容。   提问:这篇小说是按时间顺序叙述,还是另有安排?   明确:本文在序幕以后就写出了故事的结局,这是采取了倒叙的手法。   提问:在结构上采取倒叙手法有什么作用?   讨论归纳:  设置悬念,使读者急于追根溯源探求原委;写祥林嫂在富人们一片祝福中死去,造成了浓重的悲剧气氛,而且死后引起了鲁四老爷的震怒,揭示了祥林嫂与鲁四老爷之间的尖锐的矛盾,突出了小说反封建的主题。四、布置作业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