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7题,约8970字。

  浙江省嘉兴一中2011-2012学年高二3月月考
  一、基础知识(共18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词语中,各对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按捺/木讷       龌龊/蜗牛     颠簸/跛脚     媲美/庇护      
  B.沼泽/跳蚤       请帖/字帖      禀赋 /摒弃     痉挛/不胫而走
  C.颀长/沂水春风    瞥见/撇下      市侩/刽子手    晕眩/船舷
  D.粘贴/黏泥       干瘪/蹩脚      脚踝/低徊       纡尊降贵/长吁短叹
  2.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波兰总统卡钦斯基夫妇长眠之地瓦维尔城堡,座落于一个可以俯瞰波兰南部城市克拉科夫的山丘之上。
  B.人无信不立,一诺千斤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朋友交往当坚守一个信字,即使是赴汤蹈火也要实现自己的诺言。
  C.温总理关于遏止高房价的话语刚落,北京又连续刷新了“地王”纪录,看来政府亟待解决的不仅仅是房价了。
  D.面对南海问题,中国不逃避矛盾,但也不主动将矛盾升级。必竟与菲律宾、越南的摩擦考验的可能不是中国的国力,而是战略智慧和耐心。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钟南山院士近日指出,目前我国的甲流“外堵内防”和疫苗研制生产等工作都做得很不错,但切忌首鼠两端,要继续关注对重症患者的诊治。
  B.这边厢农民工子弟上学磕磕绊绊,那边厢富二代培训教育却红红火火,冰火两重天之状态教人感慨良多。
  C.儒道思想之争的结果使得中国古代的读书人大都秉持着一套极其通达的处世哲学:达则兼济天下,国计民生,悉装心底;穷则独善其身,瓜田李下,信步闲庭。
  D.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信手拈来前人的成果入词,达到了天衣无缝的境地,可谓化典入词的范例。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新生代农民工除了关注工资待遇外,对工作环境和社会保障条件也越发重视,那些环境恶劣、保障缺失的企业,他们将说“不”。
  B.防止考试作弊的手段已从道德层面延伸到技术层面,手机探测仪、信息干扰仪、录像监控设备等将对防止考生作弊起到震慑作用。
  C.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不仅要有全新的理念和响亮的口号,更重要的是有关部门要从制度上加以保障,为弱势群体多出实招,多办实事。
  D.最近国家发改委下调了青霉素、罗红霉素等162个品种、近1300个剂型的药品,平均降幅是调整前规定价格的21%。
  5.选出下列有关小说知识的说法不当的一项(   )
  A.传统小说在叙事时,多用“讲述”方式, 这种方式多采用全知视角和第三人称,叙述者时不时要亮相,甚至对小说中的人与事“指手画脚”。
  B.作为背景出现的风景,往往对事件有相应的衬托作用,只不过有时是“同调同质同方向”的“正衬”,有时是“反调异质反方向”的“反衬”。
  C.虽然小说的主题应包孕于形象中,用事实说话,但主题必须鲜明,主题鲜明是评价小说的最重要标准之一。
  D.根据福斯特关于“圆形人物”和“扁平人物”的理论,周朴园、娜塔莎这些人物都属于圆形人物。
  6.对下列文学常识的阐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雨果,法国文学巨匠,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旗手,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长篇小说,其中《九三年》可以说是他“人道主义”思想的巅峰之作。
  B.弗吉尼亚•伍尔芙,法国著名小说家、评论家和散文作者。她的小说创作实践推动了现代小说的发展,小说《墙上的斑点》是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
  C.海明威,美国小说家。1954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者。他在小说《老人与海》中塑造了以桑提亚哥为代表的“可以把他消灭,但就是打不败他”的“硬汉性格”。
  D.高尔基,苏联作家,被列宁认为是“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人物”,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是他的代表作。
  二、现代文阅读(共31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选择题每题3分,共8分)
  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之道
  ①“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未来发展方向,也是中国赶超世界的契机。”日前,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与中国企业家探讨中国低碳型经济的发展之道时如此认为。
  ②近年来,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问题,转变传统高能耗、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发展以低能耗、低排放为标志的“低碳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正在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共同选择。
  ③作为发展中大国,中国是世界上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国,中国能源环境方面的问题尤其突出。有资料显示,作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耗国,美国以世界6%的人口消耗了世界30%的能源。而中国的单位GDP能耗是日本的8倍,人口是美国的好几倍,按照这种发展模式,我们缺乏持久的创新能力,环境恶化和能源短缺将是今后50年我国发展过程中最大的瓶颈。实行节能节排,实现低碳发展,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为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操作性诠释,是建立节约型社会的综合创新与实践,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全球性革命。
  ④斯特恩指出,走向低碳经济可以有各种发展方向,如开放风能、潮汐能、太阳能和核能等,或者发展碳搜集和埋藏技术,具体选择可以由各国根据国情做出。目前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尚未有可资借鉴的成熟模式,但也为中国提供了一个跨越式赶超世界的契机。他建议,提高能效、对电力等能源部门“去碳”,同时建立强有力的价格机制,如对碳排放征税和进行碳排放交易,以及全球联合对高新去碳技术进行研发和部署等。
  ⑤斯特恩称,估计减少排放只需花费占全球GDP1%的成本,但不行动导致的损失将达到全球GDP的5%-20%。因此需要全球各国共同完成温室气体的减排行动。他同时呼吁,中国应在发展中国家的温室气体减排方面起到大国表率作用。他预测,中国要在2050年之前削减50%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年经济增长率(GDP)可能下降2%-3%个百分点。但是,这不会削弱中国经济的竞争力。
  ⑥总之,发展低碳经济,是我们转变发展观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