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星资源网
学科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政治
综合
会员
注册
登录
会员中心
如何汇款
在线充值
搜索
文章
备课
专题
精品
留言
湖北省2012年二轮备考会说课课件包ppt
分类:
语文
/
高中课件
/
高考复习课件
版本:
人教版
类型:
ppt, doc
大小:
3.79 MB
评级:
时间:
2012/3/28 18:16:14
下载:
本月:1 总计:47
点数:
5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点此下载
2012年二轮备考会说课课件和WORD文档
├─WORD文档
│二轮文言文2doc.doc
│罗田 论述类文本阅读.docx
│实用类文本阅读(张桂芬)开会用定稿A4(1).doc
│文学类文本阅读备考方略初探.doc
│英山 文学类文本阅读二轮复习实施方案.doc
└─课件
10红安 古诗鉴赏.ppt
11黄州中学 二轮文言文.ppt
1麻城 作文备考.ppt
2浠水 语言运用.ppt
3蕲春 实用类文本阅读.ppt
4团风 实用类文本阅读.ppt
5黄梅 文学类文本阅读备考.ppt
6英山 文学类文本阅读.ppt
7黄州区 论述类文本阅读.ppt
8罗田 论述类文章阅读.pptx
9武穴 文言文断句、翻译.ppt
高考备考.ppt
黄冈中学 领会政策,研究考纲,回归课本,科学备考.ppt
黄冈市高考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之
文言翻译与断句
一.专题复习目标
与2011年湖北省考试说明比较,2012年我省高考语文试卷考试形式与往年几乎一样,只是在试卷结构、题型、赋分上有一点细微变化。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文言文试题类型上比2011年增加了“古文断句题”类型。在赋分上,翻译10分,三个句子,断句3分,可能是试卷的文言文片段,也可能是课外的文言文选段。总体来看,题型上还是以稳定为主,稳中求变。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是文言文阅读能力的综合体现,是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的重点和难点。文言翻译要求考生具备两项基本能力:一是理解能力,二是表达能力。在第二轮复习有必要设立专题提高学生的翻译水平。专题复习建议引导学生落实如下几点:
1.明确文言翻译的命题意向(文言翻译考查的特点和断句的考查);
2.明确文言翻译的原则和方法(如何做到准确而通顺);
3.利用知识储备结合语境合理推测词义;(关键词、活用现象、特殊句式、造字法、结构分析、联系课文、语境分析)
4.借助高考评分细则形成规范答题意识;
5. 明确文言断句的基本方法。
二.高考命题意向分析
(一)考试大纲对文言文阅读的考查要求是“能读懂浅易的文言文”。虽然考查层面是“浅易”,
但在高考中依然是难点。2007年到2011的高考试题,文言翻译的考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文本类型以史传作品和论说类作品为主,兼顾散文。并且以宋明文学中名家名篇为主。
2.设题形式稳定,一般从所给文段中选取,综合考查词性、词义、句式等。
3.题量趋稳,一般为3道小题。
4.分值较高,维持在10分。
2007年——2011年湖北省高考文言翻译示意图:
年份 选文出处 选文类型 题量 分值
2007 王士祯:《先祖事略》 人物传记 3 10
2008 宋濂:《龙渊义塾记》 记事散文 3 10
2009 苏轼:《孟德传》 人物传记 3 10
2010 欧阳修:《原弊》 政论作品 3 10
2011 刘向:《谏成帝营陵寝疏》 政论作品 3 10
(二)今年高考新增加了“古文断句题”类型
湖北省高考今年新增加了“古文断句题”并非突然现象,其实,早在前几年的全国各省市高考中就已经出现了这种题型。例如,2004北京首考文言断句,2006年广东就考了断句,2008年江苏卷、全国卷等都相继考到文言断句,文言断句的考查是古文考查的一种必然趋势。
1.取材上,或在文言阅读文段中,选取一部分,要求考生断句,或另选一段文字要求断句。
2.答题方式上,一般要求在应断处划线。
三、文言翻译的注意事项
(一)一条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所谓“直译”,就是指译文要与原文保持对应关系。也就是说原文中的字字句句(只要它有实在意义)要在译文中得到具体的对应与落实,并尽力保持原文的句式特点、表达方式和语言风格。翻译时,直接对照原文的词义和语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
所谓“意译”,就是在难以直译或直译不能准确表达原文意思的情况下,为了表达原句意思,在忠于原文意思的前提下,灵活地实用类文本阅读
专题复习目标
1.能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重要语句的含意。
2.能筛选并整合信息概括要点、分析观点态度。
3.学会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思路、归纳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4.在实践、整理探寻解决问题的常规方法。
高考命题意向分析
传记阅读考点分析一览表
卷别 考查内容 考查角度 命题特点
2011年全国
课标卷 下笔不觉师造化 ①筛选整合文中信息;
②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
③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④探究文本中的疑点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 从功能看,实用文名为“选考”实则“必做”,且更能体现时代价值与人文色彩,而人物传记,在回味与梳理成长轨迹中,能获得某种考场外的东西。
从选材看,人物传记聚焦“宗师巨匠”,着眼经典名家,尤其是“文化名人”与“科学大师”,演绎出“大英雄,小故事”的精彩;
从趋势上看,人物传记在课标高考中锐势不减,其雄霸“考坛”格局仍将延续;
从考查角度看,集中于“信息”“手法”“结构”与“探讨自己见解”,有部分考点轮空,值得高度重视;
从题型上看,人物传记将延续主客观兼备,以主观简答为主,探究辅之的态势;从赋分上看,从15分、18分到25分不等,且渐行渐重;
点此下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
“yxzyw2002”
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追寻语文的本色——2008中考备考会讲座ppt 人教版
2007年语文高考备考会ppt 通用
2005年3月北京高考备考会议ppt 人教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