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100个字。

  《黄山记》导学案
  gslzzgzyw
  【学习目标】
  1、了解本文独特的结构。
  2、理清描写的思路,体会描写的形象性及描写的细腻。
  3、了解对比的手法及作用。
  【学习重难点】
  理清描写的思路,体会描写的形象性及描写的细腻。
  【学法指导】
  自主阅读、问题探讨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了解作者:见课文注释①
  2.精读全文一至二遍,注音、注释: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悭()吝菡()萏()氤()氲()
  苔藓()天蝎()星瓘()
  糗()褶()皱()
  (2)注释:
  氤氲:诡奇:
  3.给全文的四个部分分别加上小标题(要求:准确、简洁)。

  二、课堂学习与研讨
  (一)学习第一部分:
  1.本部分第二自然段依次写到了哪些景物?

  2.本部分的描述有何作用?

   (二)学习第二部分:
  1.本部分写古人登山,依次写到哪些时代的哪些人物?

  2.本部分主要突出黄山的什么特点?

  3.本文是一篇游记,第二部分写古人登山的历史是否多余?为什么?

  (三)学习第三部分:
  1.本部分如何表现古人登黄山的惊险?

  2.本部分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采用这一表现手法有何作用?

  3.找出本部分中以议论、抒情为主的段落,并说说其作用。

  (四)学习第四部分:
  1.将本部分第一自然段划分为两个层次(在课文中进行)。
  2.第一层写景主要突出什么特点?

    3.从下面这个句子看,四座山峰在云雾中的情况各不相同,请指出它们的差异。句子:朱砂峰被吞没,桃花峰到了波涛底,耕云峰成了一座小岛,鳌鱼峰游泳在雪浪花间。
  4.找出第一层中使用比喻、比拟修辞手法的句子各二句,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5.理清第二层中作者的行踪(依次列出经过的主要地点)。 6.理解下列句子;
  ①笙管齐鸣,山呼谷应。风急了。西海门前,雪浪滔滔。而排云亭前,好比一座繁忙的海港,码头上装卸着一包包柔软的贷物。我多么想从这儿扬帆出海去。可是暗礁多,浪这样险恶,准可以撞碎我的帆桅,打翻我的船。
  A、“笙管齐鸣”指什么声音?
  B、“雪浪”指什么?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