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题,约10200字。

  达州市第一中学高2011级2012年春季中期考试
  语文试题
  命题人:李论
  注意: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非选择题)两部分。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卷上。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  共30分)
  一、基础积累(共4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匝道(zā)   驯顺(xùn) 潭柘寺(zhè) 蓊蓊郁郁(wěng) 咎(jiū)由自取
  B、着衣(zhuó)煤屑(xiè)) 梵婀玲(ā)    含情脉脉(mài) 管中蠡测(lí)
  C、垝垣(yuán) 蕈菌(xùn) 廿四桥(niàn) 渐车帏裳(jiān)所向披靡(mǐ)
  D、庇(bì)护   袅娜(nuó)普陀山(tuó)   周公吐哺(pŭ) 淇水汤汤(shā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 斑驳     樊笼     踯躅        如椽大笔       偃苗助长
  B、 脉膊     掇拾     伶俜        妖童媛女       毋庸置喙            
  C、敛裾      落寞     神州        无福消受       涸辙之鲋
  D、妆饰      磬石     切磋        契阔谈宴       趋之若鹜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诗经》中的《卫风•氓》是一首以弃妇为题材的诗歌,该诗将弃妇的黍离之悲写得淋漓尽致、感人至深。
  B、网络给青少年的学习、生活带来了便利和乐趣,但一些青少年缺乏自制力,沉溺于网络游戏,夙兴夜寐,身心健康受到危害。
  C、在“2012年高考百日誓师”大会上,达一中高三的同子们一个个信誓旦旦,跃跃欲试,决心“挑战高考,无悔人生”。
  D、最近,金融、地产、汽车等行业纷纷爆发裁员危机,一叶知秋,未来的就业环境不容乐观。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2011中国•都江堰放水节”开幕式围绕以“天上之水,天下人”为主题,表达“谢天、谢地、谢人”以及在大灾面前涌动大爱的感恩之心。
  B、今年两会期间,代表们指出,只有走以最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经济之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D、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指出,稳定物价总水平是当前宏观调控首要任务。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提高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防止物价不过快上涨和经济不出现大的波动。
  D、 在新形势下,我们应该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挖掘和推进文化体制创新和特色文化内涵,着力开发富有时代精神和四川特色的文化产品。
  二、(9分,第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天是很明确的。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篇却被尊为“经“,统治阶段拿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做一首诗献给他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还有人由于个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来发泄和申诉。应该说明,“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献诗”总和“簪献曲”或者“瞍赋”、“矇诵”并提。
  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邶风•新台》和《诗经•秦风•黄鸟》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捉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分别。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做了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段的耳中。
  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赋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赋诗”时点出现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赋诗言志”。这种“赋诗”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仅仅是把赋诗者的观点和愿望寄托在诗中某几句之上,来作比喻和暗示,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