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650个字。
备课日期:2010 年12 月日 教出日期: 月日 设计者:唐湘宁
课题:《再别康桥》第一课时
1、品味语言,把握意象,体味诗歌的语言美和意象美。
2、体会徐志摩感情方式与个人体验在其诗歌中的融合。
A、通过教师的指导朗读学会欣赏诗歌的音乐美。
B、通过教师的分析赏析,学会从诗歌的意象及形式等方面入手赏析诗歌。
教学重点:诗人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
教学难点:《再别康桥》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教学程序
方法与措施 教学内容及预见性问
一、练习反馈
二、自学交流
三、交流提升
四、浏览巩固
五、达标抽测 背诵离别诗名句: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
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1、听磁带朗读,划出朗读节奏和重音。
2、请自由朗读本诗。读后,用一句话说说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给下列字注音:
荇()斓()畔()溯()篙()
3、朗读指导:可用舒缓、低沉的语气朗读。
4、说说你所知道的徐志摩以及本课写作背景
1、 大千世界的客观景物我们称为“物象”,当物象出现在诗中,变成诗人笔下的形象,饱含了作者的情感,“物象”就变成了“意象”。(客观物象)+(主观情意)=意象。这首诗是通过一组意象来表现作者情感的,那么它所烘托出的那种气氛,那种艺术境界,我们就称之为意境。诗人告别康桥时,避开送行的人,周围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等平常物象,而选取云彩等自然景物,这就避开了人间烟火,造出一种清新感。
这首诗中出现了哪些意象?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个意象?用自己的话描述。
①第二节作者紧扣哪一意象进行具体描绘?有何象征意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