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4题,约8180字。

  南充高中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2011级语文试题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命题:张小凤   审题:何唐月
  第Ⅰ卷(26分)
  一、(每小题2分,共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靡费/风靡一时       敛裾/拮据    荷塘/负荷 
  B.琐屑/不屑一顾        隽永/隽秀    焚烧/梵阿玲
  C.依靠/不偏不倚         忖度/法度    曲折/折耗
  D.渐染/东渐入海         独处/处所        开拓/潭柘寺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淋漓尽致     浮光掠影     放浪形骸     大笔如椽
  B.信誓旦旦     揠苗助长     徇私枉法     一泄千里
  C.旌旗蔽空     开天劈地     夙兴夜寐     惠风和畅
  D.情随事牵     既往不咎     祟山峻岭     游目骋怀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事实上,达赖这种恬不知耻、处心积虑、欺世盗名的谎言,掩盖不住其分裂祖国、图谋“西藏独立”的真实意图和反动本质。
  B.奚羽先生指导弟子写论文时强调,学术论文要有的放矢,论证严密,语言准确而简洁,不能模棱两可,也不能繁文缛节。
  C.针对美国酝酿对伊朗进行新的制裁,俄罗斯总参谋长警告说,俄同伊朗在各领域都有着传统的盟友关系。这番表态的弦外之音是一旦美国对伊朗动武,俄罗斯不会坐视不理。
  D.从官员到老百姓,从教练员到运动员,“拜金”成为奥运的唯一目标,创建体育强国也就成了空中楼阁。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据西藏自治区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在自治区常住人口中,藏族人口占九成以上,为271.6万人。
  B.食醋富有氨基酸、钙、磷、铁和维生素B等成分,因此具有美容功效,皮肤吸收之后,可改善营养缺乏,促使皮肤美白细腻。
  C.说起饺子,每一个中国人都不感到陌生,中国的饺子对外国人也充满了难以抗拒的诱惑。
  D.《尚书》记载,东方的夷人部落民风淳朴,人们好让不争且取予有度,因此这个部落被称为“君子之国”。
  5.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符合规范的一项是(   )
  A.农历新年的习俗可多啦,贴春联、挂年画、舞龙灯、放花炮、穿新衣……等等,到处呈现祥和、热闹的气氛。
  B.某夜,独坐窗前,翻看读书笔记,无意中看到几句话:“素食则气不浊,独窗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细细玩味,顿觉神清气爽。
  C.我们班有个“班妈妈”,说话霸道而幽默。“班妈妈”这个外号是她自封的,理由实在让人无语:“我的地盘我作主,你们以后就是我的孩子了。”
  D.不用说别的,就是光听听这些课程的名称——《公正》《幸福》《聆听音乐》——你就有听下去的冲动。
  6.下面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近500年间的诗歌305篇。它以四言诗为主,普遍运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屈原的《离骚》是其代表作。
  B.《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早的长篇叙事诗,它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为“乐府双璧”。“乐府”本是汉武帝时设立的一个官署。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称它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
  C.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既是散文佳作,又是名帖,流传久远。序是古代文体的一种,大多用以题赠,或作著作的前言。《兰亭集序》是朋友之间互相唱和的赠言。
  D.苏轼,北宋杰出的文学家,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赤壁赋》就是此时创作的作品。
  7.下列各项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不吾知其亦已兮  B.何言复来还   C.何为其然也   D.渺渺兮余怀 
  8.下列对各句加点词的活用现象进行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一觞一咏            ②东望武昌                ③顺流而东     
  ④侣鱼虾而友麋鹿      ⑤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⑥其见愈奇
  ⑦舞幽壑之潜蛟        ⑧火尚足以明              ⑨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⑩始舍于其址
  A.①③⑩/②⑨/④/⑤⑧/⑥/⑦           B.①⑩/②③⑨/④/⑤⑧/⑥/⑦
  C.①③/②⑨/⑤/⑥/⑦⑧/④/⑩          D.①⑩/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9.下面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于是余有叹焉     B.处分适兄意     C.列坐其次    D.佩缤纷其繁饰兮
  二、(每小题2分,共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方山子传
  苏 轼
  方山子,光、黄①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②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③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有九年④,余在岐下,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