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970个字。
《运河与扬子江》教学设计
东明县三春中学赵修玉
【教材分析】
《运河与扬子江》通过运河与扬子江的对话,反映了一个受命于人的弱者对一个造命由己的强者的不理解,通过弱者的软弱苟且,反衬出强者的坚定执着;说明了不畏艰险、以苦为乐、奋斗到底,创造自己的生命,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的道理。
【学情分析】
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应该引导学生把在讲读课上学到的学习方法运用起来,因此,必须对学生提出具体的要求,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探究的能力。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学习往往是比较被动的,这是受到年龄特点的限制。中学阶段,探究性的学习方法必须得到强化。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应该逐步学会如何去读懂一篇文章,如何去品味文章的妙处,掌握阅读文章的基本方法。
【教学目标】(幻灯片1)
1、有感情、流利地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2、赏析优美的文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理解“奋斗的生命是美丽的”这句话,培养自己健康高尚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文中抒发的情感。
【教学难点】
了解文章的写作手法。
【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热爱生命吗?热爱。
什么样的行为才算热爱生命,作为中学生怎样做才算热爱生命?
认真学习,关注国家大事,关心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等等。
总之,只要以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去直面生活,让自己的生活过的充实,不感到空虚无聊,自己的生命就是有意义和价值的。
作为中学生最应该做的事是:认真学习,积极思考,大胆举手,踊跃发言等。这节课我把大家分为三个小组,看看哪个小组的热情最高!
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运河与扬子江》,(板书:课题、作者)首先我们认识一下作者。
【作者简介】(幻灯片2)
陈衡哲,(1893-1976),江苏武进人。女。1918年在《新青年》发表新诗《人家说我发了痴》和短篇小说《老夫妻》,1920年回国应北大校长蔡元培之聘,成为中国第一位西洋史女教授。抗战胜利后留居上海建国后曾任上海市政协委员。是新文化运动中的第一位女作家,其创作在当时很有影响。主要著作有《西洋史》、《小雨点》、《衡哲散文集》等。
【学法指导】
本节课我们用“三读”学习法学习本文。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