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050字。
议论文“起承转合”模式写作训练指导
“起承转合”说到“起承转合”,就要提到八股文。封建社会科举考试,规定考生的文章都由破题、承题、起讲、人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以起承转合概括之,形式死板,内容僵化。毛主席在《反对觉八股》一文中,把这种旧八股以及由此衍生的洋八股、党八股,一律归于扫荡之列。
那么,起承转合这种行文的格式,还有没有可取之处呢能不能来个古为今用呢元人杨载在《诗法家数》中说:“一篇之中,先立大意,起承转合,三致意焉,则工致矣。”就曾对此技法作肯定。古人尚能如此,我们为何不能翻出新意呢。
试做改造:起,即开头;承,接开头加以论述;“转”,是全文的关键,即转说开去,大致分两种情况:一种从另一面或反面说,讲不同的意见,另一种是采用推进一层的写法,转入深处;“合”,即收束全文。
以这种结构格式写出来的文章,一可以眉目清楚,二可使内容丰蕴深刻,不妨一试。本法颇有违背“创新”之意,然创新是多方面的,不应拘泥于形式-------结构固定了,可以从其他方面入手:语言、内容、思想等等。就看你的水平了……
【示例一】
请容纳生命的个性
记得有一位作家说过,大千世界无所不有,作家要容得下生命的个性。推而广之,我们每个人、每个国家不都该如此吗?(起)
几个殊异的几何图形放置一块,若要选出不同于其他的一个,那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面对一个玫瑰园,有人说这是一个坏地方,因为每朵花下面都有刺;而有人却认为这是好地方,因为每丛刺上面都有漂亮的花。而对下雨,诗人说它滋养诗情,农民说它灌溉田苗,行人嫌它妨碍走路。(承)
虽(显)然上面几种看法都是合理的,因为他们从不同的立场、角度出发,根据自己的利益或爱好得出不同的答案。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个性是彼此相异的,我们要有宽广的胸襟,容得下生命的个性。(正转)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甚至是多面性,我们在认识事物时,由于立场角度不同,思维方法不同,知识构成不同,答案又何必强求一律呢?正所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或“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朵玫瑰,画家看色彩和构图,哲学家必定要用“默默无闻”的价值观来赞叹一番,而商人肯定考虑花的销路和利润。不怪他们,只因花儿有形状色彩,有内在气质,有市场需求,所以尊重个性应在情理之中。(正转)
尊重个性,才能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中国青年报》曾刊登一篇关于素质教育的文章,内容是如何用气压计测量一栋楼的高度,其答案有几十种之多。在让人大开眼界的同时,也深深感到答案是如此的丰富多彩,个性是如此神奇。前一阶段,上海有个叫韩寒的中学生,文学才情极佳,为了能有更深的发展,他毅然冲破各种阻挠,决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