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8小题,约11920字。

  江苏省泰州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2012年4月7日
  (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每对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烙印/炮烙纤绳/拉纤挣脱/挣扎不可估量/量体裁衣
  B.勒紧/勒令擂鼓/擂台撇弃/撇嘴舍本逐末/退避三舍
  C.旋涡/旋风伛偻/佝偻混蛋/混沌载歌载舞/风雪载途
  D.强迫/倔强慰藉/狼藉间或/间隔含情脉脉/一脉相承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是党的十七大主题,它向世界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内致力于构建和谐社会,对外努力建设和平繁荣的美好世界。
  B.作家出版社最近出版了巴金先生记叙性、回忆性文字的汇编《我的家》,该书首次以图文的形式全面展现了一代文学大师鲜为人知的家庭生活。
  C.石油与天然气价格的不断上涨,引起消费者信心指数连续下降,造成工农业生产成本大幅提高,给世界经济复苏蒙上一层阴影。
  D.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所率领的船队诞生地南京,将建造当年航海宝船工厂的遗址,预计两年完成一期工程。
  3.阅读下面一段话,试概括出“草根文化”的四个主要特性。(4分)
  社会学家、民俗学家艾君在《改革开放30周年解读》中对草根文化这样界定:“草根文化,属于一种在一定时期内由一些特殊的群体,在生活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潮流,它实际是一种‘副文化、亚文化’现象。它具有平民文化的特质,属于一种没有特定规律和标准可循的社会文化现象,是一种动态的、可变的文化现象,它又区别于阳春白雪的雅文化、上流文化、宫廷文化以及传统文化。”他认为,健康向上的“草根文化”会形成对主流文化的重要补充,但愚昧落后的“草根文化”无可否认也会给传统意义上的主流文化带来辐射、腐蚀和冲击。
  “草根文化”的特性: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4.某中学成立了一个文学社,拟创办一个社刊,取名为《流年》,请你将青春、
  文学等内容同刊名联系起来,写几句抒情性的刊首语。(不超过40个字)(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尹师鲁墓志铭
  师鲁,河南人,姓尹氏,讳洙。然天下之士识与不识皆称之曰师鲁,盖其名重当世。而世之知师鲁者,或推其文学,或高其议论,或多其材能。至其忠义之节,处穷达,临祸福,无愧于古君子,则天下之称师鲁者未必尽知之。
  师鲁为文章,简而有法。博学强记,通知今古,长于《春秋》。其与人言,是是非非,务穷尽道理乃已,不为苟止而妄随,而人亦罕能过也。遇事无难易,而勇于敢为,其所以见称于世者,亦所以取嫉于人,故其卒穷以死。
  师鲁少举进士及第,为绛州正平县主簿、河南府户曹参军、邵武军判官。举书判拔萃,迁山南东道掌书记、知伊阳县。王文康公荐其才,召试,充馆阁校勘,迁太子中允。天章阁待制范公贬饶州,谏官、御史不肯言。师鲁上书,言仲淹臣之师友,愿得俱贬。贬监郢州酒税,又徙唐州。遭父丧,服除,复得太子中允、知河南县。赵元昊反,陕西用兵,大将葛怀敏奏起为经略判官。师鲁虽用怀敏辟,而尤为经略使韩公所深知。其后诸将败于好水,韩公降知秦州,师鲁亦徙通判濠州。久之,韩公奏,得通判秦州。迁知泾州,又知渭州,兼泾原路经略部署。坐城水洛与边臣略异议,徙知晋州。又知潞州,为政有惠爱,潞州人至今思之。累迁官至起居舍人,直龙图阁。
  师鲁当天下无事时独喜论兵,为《叙燕》、《息戍》二篇行于世。自西兵起,凡五六岁,未尝不在其间,故其论议益精密,而于西事尤习其详。其为兵制之说,述战守胜败之要,尽当今之利害。又欲训土兵代戍卒,以减边用,为御戎长久之策,皆未及施为。而元昊臣,西兵解严,师鲁亦去而得罪矣。然则天下之称师鲁者,于其材能,亦未必尽知之也。
  初,师鲁在渭州,将吏有违其节度者,欲按军法斩之而不果。其后吏至京师,上书讼师鲁以公使钱贷部将,贬崇信军节度副使,徙监均州酒税。得疾,无医药,舁至南阳求医。疾革,隐几而坐,顾稚子在前,无甚怜之色,与宾客言,终不及其私。享年四十有六以卒。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或高其议论,或多其材能多:赞美
  B.处穷达,临祸福穷:困窘
  C.不为苟止而妄随苟:随便
  D.上书讼师鲁以公使钱贷部将贷:宽恕
  6.以下各组句子中,能分别直接表现师鲁“博学”和“敢为”的一组是(3分)
  (    )
  A.①或推其文学,或高其议论②欲按军法斩之而不果
  B.①通知今古,长于《春秋》②又欲训士兵代戍卒,以减边用
  C.①为《叙燕》《息戍》二篇行于世②言仲淹臣之师友,愿得俱贬
  D.①为政有惠爱,潞州人至今思之②与宾客言,终不及其私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天下的士人认识他的和不认识他的都称呼他师鲁,可见他的名声被当时人看重。这不单是因为他有才能,也由于他的“忠义之节”。
  B.师鲁考中进士后为官许多年,仕途不很顺利,多次被调动官职、贬官,有时还不得已辞去官职,其原因有他仗义执言,敢作敢为,也有“遭父丧”。
  C.本文还附带提到了师鲁军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