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4700个字。
《昆虫记》
linchunhua
粗识作品
一个人耗费一生的光阴来观察、研究"虫子",已经算是奇迹了;一个人一生专为"虫子"写出十卷大部头的书,更不能不说是奇迹;而这些写"虫子"的书居然一版再版,先后被翻译成50多种文字,直到百年之后还会在读书界一次又一次引起轰动,更是奇迹中的奇迹。
集昆虫学和文学禀赋于一身,熔毕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被达尔文称为"无与伦比的观察家"的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以异乎寻常的科学精神在一块荒芜不毛但却是膜翅目昆虫钟爱的土地上,整整蛰居了35年,写下了400余万字的作品,为人间留下一座富含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散文宝藏。《昆虫记》既是优秀的科普著作,也是公认的文学经典,它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恢谐,充满了盎然的情趣。
《昆虫记》不同于一般科学小品或百科全书,除了真实的记录昆虫的生活,还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婚恋、繁衍和死亡,无不渗透着法布尔对人类的思考。全书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充满了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
"以人性关照虫性",《昆虫记》中法布尔通过生动的描写、拟人等修辞手法,将昆虫的生活与人类社会巧妙地联系起来,把人类社会的道德、认识搬到了笔下的昆虫世界里。"强行掠夺的行为随处可见。一只金龟子撤离了工地,与世无争,独自滚着粪球,那是它的合法财产,是它凭良心得来的。"被法布尔赋予了人性的昆虫,惟妙惟肖。记录昆虫的大千世界的同时,法布尔传达他对人类社会的深刻见解,无形中指引着读者在昆虫的"伦理"和"社会生活"中重新认识人类思想、道德与认知的准则。
《昆虫记》全书意趣盎然,行文优美,堪称文学佳作。虽然全书用大量笔墨着重介绍了昆虫的生活习性,但并不艰涩枯燥,语言朴实清新,生动活泼,语调轻松恢谐,充满了盎然的情趣和诗意。作者在描写中时而生动比喻,时而引用神话、诗歌,因此作者被誉为"昆虫界的荷马"。
《昆虫记》是一般文学家无法企及的,因为它有着严谨的科学依据,没有哪位作家能具备如此博大精深的昆虫学造诣。《昆虫记》又是一般科学家无法企及的,因为它有着让文学家也拍案叫绝的形象和生动,没有哪位昆虫学家具备如此高明的文学表达才能。
《昆虫记》融合了科学理性与文学感性,书中不时语露机锋,提出对生命价值的深度思考,试图在科学中融入更深层的含义。法布尔在观察昆虫之余抒发感想时,清醒地认识到人类的自大,机械化社会的野蛮,话语间时常讥讽人类僵硬不化的成见,并谨慎地对社会现状进行冷静的思索。法布尔的情感随着昆虫的命运起伏跌宕。此外,在研究记录之余,法布尔不时提到自己清贫乐道的乡间生活、所居住的庭院、外出捕虫的经历,向读者介绍膝下的儿女,充满了人情味。
《昆虫记》问世以来,已被译为多种文字,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就已经有了汉译本,引发了当时广大读者浓厚的兴趣。到了九十年代末,中国读书界再度掀起"法布尔热",出现了多种《昆虫记》的摘译本、缩编本、甚至全译本。
走近作者
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Jean-Henri Casimir Fabre)。1823年,法布尔出生于法国南部普罗旺斯的圣莱昂的一户农家。此后几年,法布尔是在离该村不远的马拉瓦尔祖父家度过的,当时年幼的他已被乡间的蝴蝶与蝈蝈所吸引。
1833年,法布尔一家来到了罗德兹,靠他的父亲经营一家咖啡馆维持生计。
1837 年,一家人又移居到图卢兹。法布尔进了图卢兹的神学院,但中途退学,出外谋生,曾在铁路上做过工,也在市集上卖过柠檬。后来,他通过了阿维尼翁师范学校的选拔考试,获得奖学金,并在三年的学习后获得了高等学校文凭。毕业后,时年19岁的法布尔在卡本特拉开始了他的教师生涯,所教授的课程就是自然科学史。
1849午,他被任命为科西嘉岛阿雅克肖的物理教师。岛上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物种,燃起了他研究植物和动物的热情。植物学家勒基安向他传授了学识。此后,他又跟随着植物学家莫坎•唐通四处采集花草标本。这两位博学多才的良师为法布尔后来成为博物学家走上科学研究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