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窦娥冤》教案
     设计者 江苏省兴化中学赵永根
教学目的:
1、联系剧情,把握窦娥的性格,认识窦娥善良美好的灵魂。
2、认识元朝社会的黑暗与腐败。
3、感悟悲剧美,理解悲剧的教育作用。
教学重点:对“三桩誓愿”的理解
教学难点:1、“三桩誓愿”是浪漫主义手法
     2、悲剧的教育作用
教学步骤:
一、导语
鲁迅说:“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祝福》展示了一位勤劳、善良的女性祥林嫂被毁灭的过程,显示了封建礼教的罪恶。“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之中亦无愧色”的古典悲剧精品《窦娥冤》则展示了一位精神高尚的善良女性窦娥被毁灭的过程。
有价值而被毁灭是令人痛苦的,那窦娥究竟犯了何法要被毁灭呢?

二、女生齐读[端正好],男生思考:此曲中哪些字词说明窦娥是冤枉的,而且冤得很深?
生答,讨论,明确:“没来由”“不提防” 可见窦娥是冤枉的,是蒙冤。“动地惊天”表明她冤屈之深。               (板书:蒙冤)
窦娥临刑前不禁要将天地生埋怨。

三、在把握剧情的基础上揣摩试读[滚绣球],共同思考:窦娥为何埋怨天地?
女生读,男生点评。男生读,老师点评。
感情是:信赖(天地)——怀疑(天地)——控诉(天地)——悲愤。     老师范读
联系剧情讨论,明确:窦娥和婆婆在生活上相依为命,年仅二十的她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