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8小题,约8560字。

  江苏省淮安七校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试卷
  语文Ⅰ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汲水∕岌岌可危  鹰隼∕损人利己 攻讦∕茕茕孑立
  B.觇视∕沾沾自喜  佝偻∕衣衫褴褛  泾渭∕不胫而走
  C.搴阰∕毗邻而居 孱头∕水流潺潺 提供∕供认不悔
  D.逡巡∕怙恶不悛  瞋视∕瞠目而视  数落∕如数家珍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历史证明了一个道理:一个民族在灾难中失去的,必将从民族的进步中得到补偿。正是深重的灾难,铸就了中华民族的百折不饶、自强不息。
  B.当前,着力改善困难群体生活,已成为民生工作的重中之重,全社会,尤其是各级党政机关,都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C.一向标榜“新闻自由”的某些媒体,竟打着“为了新闻,不惜牺牲一切”的旗号,肆意侵犯公民隐私等多种权利。
  D.中国足协将采取有力的措施,制止球迷揭发少数裁判的黑哨现象。
  3.请问“绿茸茸的草坂,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一句用的是什么修辞?请用这个修辞,以“大海”为对象写一个句子。(5分)
  ▲▲
  4.概括下面一段话的主要内容。(4分)(不超过25个字)
  今天中国独特而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直接源于鸦片战争以来的民族生存危机。在开放时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不但摆脱了民族生存危机,而且成为全球化竞争中的最大受益者之一,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也离不开中国。这时的爱国主义应当注入新的因子和意识,它不再应当是封闭的、种族的、排外的,而应当具有理性、深沉的意识,即开放的世界观、积极的进取心、普世的价值观念。
  ▲▲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郭祚,字季佑,太原晋阳人,魏车骑将军淮弟亮之后也。少孤贫,姿貌不伟,乡人莫之识。有女巫相祚后当富贵。祚涉历经史,习崔浩之书,尺牍文章见称于世。弱冠为州主簿,刺史孙小委之书记。
  孝文初,举秀才,对策上第,拜中书博士。转中书侍郎,迁尚书左丞,长兼给事黄门侍郎。祚清勤在公,夙夜匪懈,帝甚赏之。从南征,及还,正黄门。车驾幸长安,行经渭桥,过淮庙,问祚曰:“是卿祖宗所承邪?”祚曰:“是臣七世伯祖。”帝曰:“先贤后哲,顿在一门。”祚对曰:“昔臣先人以通儒英博,唯事魏文。微臣虚薄,遭奉圣明,自惟幸甚。”因敕以太牢祭淮庙,令祚自撰祭文。
  祚承禀注疏,特成勤剧。百官夕饮清徽后园。孝文举觞赐祚及崔光曰:“郭祚忧勤庶事,独不欺我。崔光温良博物,朝之儒秀。不劝此两人,当劝谁也?”其见知若此。
  孝文崩,咸阳王禧等奏祚兼吏部尚书。宣武末年,迁左仆射。先是,梁将康绚遏淮,将灌扬、徐。祚表曰:“萧衍狂狡,擅断川渎,役苦人劳,危亡已兆。宜敕扬州选一猛将,遣当州之兵,令赴浮山,表里夹攻。”朝议从之。
  于时领军于忠恃宠骄恣,崔光之徒,曲躬承接。祚心恶之,乃遣子太尉从事中郎景尚说高阳王雍,令出忠为州。忠闻而大怒,矫诏杀祚。祚达于政事,凡所经履,咸为称职,每有断决,多为故事。名器既重,时望亦深,一朝非罪见害,远近莫不惋惜。灵太后临朝,遣使吊慰,追复伯爵。谥文贞公。
  (节选自《北史•郭祚传》)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夙夜匪懈,帝甚赏之匪:同“非”,不
  B.车驾幸长安,行经渭桥幸:宠幸
  C.先贤后哲,顿在一门顿:全,都
  D.每有断决,多为故事故事:先例,旧制
  6.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因敕以太牢祭淮庙/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B.崔光温良博物,朝之儒秀/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C.于时领军于忠恃宠骄恣/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D.乃遣子太尉从事中郎景尚说高阳王雍/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7.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郭祚有才干,二十岁时就担任州里的主簿,掌管书牍记录。后在朝廷为官,颇受孝文帝赏识。
  B.魏车骑将军郭淮的弟弟是郭祚的七世伯祖,经过其庙时,孝文帝赐他用太牢祭祀,并亲自撰写祭文。
  C.梁将康绚拦截淮水淹灌扬州、徐州,郭祚认为这样做力役艰苦、人民辛劳,危亡的征兆已显露,应派扬州将士内外夹击。
  D.孝文帝时,崔光也受恩宠,但后来却逢迎权臣于忠。郭祚因图谋调于忠到州中任职,最终遭来杀身之祸。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少孤贫,姿貌不伟,乡人莫之识。(3分)
  ▲▲
  (2)祚涉历经史,习崔浩之书,尺牍文章见称于世。(3分)
  ▲▲
  (3)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4分)
  ▲▲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这首《清平乐》,回答下面问题。(10分)
  谒金门冯延己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捋红杏蕊。斗鸭①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注:①斗鸭:鸭子相斗。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