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五套组合,2012浙江省高考名校模拟卷专项试题整合。内含9个word文档,为语言文字运用、实用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古诗文阅读等,并附详细答案。
  参考答案.doc
  古诗文默写训练.doc
  论语.doc
  诗歌鉴赏专题训练五首.doc
  文言文阅读专项提升训练.doc
  现代文大阅读专项提升训练.doc
  现代文小阅读专项提升训练.doc
  语言表达专项训练15题.doc
  语言文字专项训练20题.doc

  语言表达专项训练15题
  1.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 字)(3 分)
  我国三十多年的财税改革,主要是围绕提高经济效率进行的,而基于社会公平的改革未深入展开,收入分配领域出现了结构性失衡。
  首先是国民收入分配中,住户部门占比不断下降。据统计局数据,在我国企业、政府和住户三大部门中,1992 年至2008 年住户部门初次分配比重从66%下降到57%,再分配比重由68%下降到57%,呈双降趋势。这符合阶段性改革初衷,但如持续下去,将加重利益分配结构失衡,产生较大负面影响。其次是居民收入差距拉大。据调查:2000 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之比为2.85:1,2010 年达到3.45:1;我国基尼系数在2000 年就超过了0.4 的国际警戒线,城镇和农村居民内部,基尼系数也在提高,财富分配非常不均。
  2.2010 年12 月30 日下午16 点,史铁生突发脑溢血经连续抢救无效病逝于北京……他的朋友解玺璋作七律一首以示追思,其中“命若琴弦成绝响,病隙碎笔道分明”“清平岁月清平过,寂寞风光寂寞行”两联化用了史铁生的作品篇目。请你仿照上面两联,或化用下面所列史铁生的作品篇目,或结合史铁生的生平,也题写一联。(4 分)
  附  史铁生部分作品:《命若琴弦》《病隙碎笔》《灵魂的事》《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我与地坛》《务虚笔记》《我们的角落》《秋天的怀念》《钟声》《合欢树》《老屋小记》《多梦时节》《礼拜日》《原罪•宿命》《一个谜语的几种简单的猜法》《预言者》《好运设计》《墙下短记》《来到人间》《扶轮问路》《山顶上的传说》《巷口老树下》《节日》《鸽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5 分)
  陈光标曾在3000 万元捐款摆成的“钱墙”前合影,又跟盈江地震灾区群众高喊口号、手举善款合影,最近他还将自己打造成“穿军大衣、持钢枪照”的经典雷锋造型。号称已经捐款几亿元的陈光标虽然好事做了不少,但也遭到非议:中国人向来喜欢低调,以做好事不留名为美德,高调行善终究有作秀之嫌。
  假如要为这种“高调慈善”作辩护,请你从两个角度来阐述。要求观点鲜明,言之成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是一位想参加某大学自主招生考试的考生写的自荐信的主体部分,阅读后,请根据要求作答。(3分)
  ①我叫高志远,是省一级重点中学××中学2012届毕业生。②我的母校有30余位学长毕业于贵校,其中×××还曾担任过贵校的校级领导。③我学习刻苦,思维活跃。在高中时成绩优秀,一直在年段前10名。④我*趣广泛,爱好多样。尤其喜欢文学,在写作上较有建树,已发表文章50余篇。⑤责校拥有百年的历史积淀、良好的学术氛围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我梦寐以求的顶级名校。⑥恳切希望贵校务必能给我一次参加考试的机会。万分感谢l
  (1)游离中心,必须删除的一个句子是(只填序号)             
  (2)材料中有两处表述不得体,请修改:
  (填序号)修改:______________
  (填序号)修改:______________
  5.新闻标题的形式很多,请仿照示例,给下面的新闻材料拟定恰当的引标题和主标题,每条不超过20字。(4分)
  示例:  引标题:推进跨境结算  改革外汇管理
  主标题:国税服务举措助外贸企业“破冰”
  材料:本报讯村、社区文化活动中一心(室)创建实现全覆盖;全年组织广场文化活动78场,参与人数182586人;,农村数字电影放映1300场,观众d达210181人;文化下乡演出26场,参与人数26929人;6所农村成人技术学校为当地社区农民和外来务工人员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训活动,累计培训人数1
  语言文字专项训练20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一、字音专项
  1.(2012绍兴)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蚌(bèng)壳 拗(ào)口 吮(shŭn)吸 按捺(nà)不住
  B.逮(dài)捕 铜臭(xiù)  稽( jī )查 龇(zī)牙咧嘴
  C.呜咽(yè)  冗(rŏng)长 干燥(sào)  前倨(jù)后恭
  D.提供(gōng)  巨擘(bò)  殄(tiăn )灭 茕茕孑(jué)立
  2.(2012嘉兴)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瞋 (chēn)视    畏葸(xǐ)      滂(páng)沱      命途多舛(chuàn)
  B.锃 (zèng)亮    怪癖(pǐ)      翘(qiáo)楚      分(fèn)外妖娆
  C.淬 (cuì)火    洗涮(shuā)     尽(jǐn)管       如履薄(bó)冰
  D.福祚(zhà)      忤(wǔ)逆   埋(mán)怨      强劲( jìng)有力
  3.(2012宁波)选出每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项
  A.诧异/侘傺  怪癖/僻静  炮烙/刨根问底  思量/量入为出
  B.船桨/浆果  黏合/粘贴  瞳孔/灯影幢幢  吭声/引吭高歌
  C.翡翠/菲薄  艾蒿/竹篙  拖累/硕果累累  豁口/豁然开朗
  D.惦念/掂量  辍学/啜饮  骸骨/言简意赅  月晕/晕 头转向
  4.(2012金华)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偌大(ruò)      憎恶(wù)       夺桂冠(guàn)    不偏不倚(yǐ)
  B.芟除(yì)       档案( dàng)    犯嘀咕(dí)      丰功伟绩(jì)
  C.恫吓( tòng)    船坞(wù)       挂空挡(dǎng)    车载斗量(zài)
  D.夹克( jiā)     央浼(měi)       撒手锏(sā)      逸兴遄飞(chuán)
  5.(2012金丽衢)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脂(zhī)肪    薜(pì)荔   祛(qū)除     锃(zèng)光瓦亮
  B.箴(zhēn)言   哺(bǔ)育   树冠(guàn)   螳臂当(dāng)车
  C.侪(cái)辈    倨(jù)傲   骠(piào)勇   供(gōng)不应求
  D.露(lòu)面    追溯(sù)   煊(xuǎn)赫   锲(qiè)而不舍
  二、字形专项
  6.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现在透过柳丛,
  现代文大阅读专项提升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20分)
  恐惧之外
  鲁思•斯特林
  “你要不是已经十六岁了,我真想好好地揍你一顿。当心些,知道吗?”大伟依然 记得他父亲掴在他耳朵上的那记强有力的耳光。但无论如何,人已经来了,他想着,一边从那状似巨人指头般指向大海的岩堆上向下俯视——十五尺高。大伟明白这件事的危险性,而他也害怕:只要狠狠地一纵身,他的头就可能开裂,像六年前那个疯狂的孩子一样。
  “从此以后,村里的人都离得远远的,”大伟的父亲朝他吼叫,并且再次抡起拳头,“除了我这个该死的蠢儿子。”
  在地平线的那一端,一道白光横过东方的天空。再过一两个小时,那些城里来的人,会将沙滩覆盖在遮阳伞、海滩椅以及他们上了油的苍白的肉体下。当他们不游泳或稍事休息的空档,他们会开着车,在乡村四处逛逛,为的是要替他们的房子物色些古董来摆饰。对村民而言,不管给的是一只松木匣子或一张家庭用的摇椅,一样令他们心痛不已;但是一想到迫切需要的食物,也只好抿着嘴,无奈地收下交易的钱。
  两个礼拜前的一个下午,当时,他正站在凉亭里,看着人们跳双人舞。一个全身穿着白色,发色淡得像月光的女孩,轻脆爽朗地笑着,笑弯了腰。大伟突然觉得颤了一下。她在阳光下看起来是如此耀眼!大伟没说话,只摇了摇头。就在那时候,一辆红色的敞篷车开了进来,一个理了平头,身穿马球衣的男孩,扯开喉咙大喊着:“好了没,吉妮?”接着,她穿过草坪,迅速地离开了。吉妮和克林顿•亚伯里,那个拥有一辆红色敞篷车,并且住在一栋马蹄形屋顶的夏季别墅里的男孩在一块好一段时间。晚上,当他穿上米白色的夹克,领着吉妮在舞池里跳舞时,看起来是那么硕壮、威武;而下午,当他在码头表演跳水时,吉妮则会站在岸上大声喝彩。
  “你一向是个稳重的孩子,”大伟的父亲告诉他,“那些岩石很危险的,要跳,到码头那边去吧!”大伟轻蔑地说:“码头是给城里来的男孩用的。”
  城里来的男孩们也知道那些岩堆。一个礼拜前的某天傍晚,当大伟正卸下门廊最后一块地板,而吉妮正在草坪上忙着招待朋友糕点及柠檬汁时,克林顿说:“从那孩子死后,就没人敢再到那些岩堆上跳水了。”
  “你们谁愿意去啊?”吉妮问。大伟站了起来,拨一下额前散乱的棕发:“我才不怕呢!”话刚说完,他忽然警觉到自己做了什么,一粒汗珠沿着前额滴下来。吉妮迅速抬起头来,而克林顿也盯着他看。“你试过吗?”她问。“没有,”大伟说得很慢,“就算要试,也没什么。”克林顿看了看其他的人:“他说大话了。”大伟在工作服上擦了擦冒汗的双手,然后蹲下来继续工作。有个东西轻轻地拂过他的臂膀,他抬起头来,看见吉妮正端着一杯柠檬汁站在他面前:“在太阳底下工作,一定很渴吧!拿着。”
  克林顿大声喊着:“要喝,他自己会到厨房去拿。”
  我要让他们瞧瞧,他心想,我一定要让他们瞧瞧……现在正是七月中旬,所有人的工作进度都慢下来了。只有大伟仍在太阳上升之前,卖力地练习,与鸥鸟分享他的孤独。他不断地升高起跳的高度,每升高一次,他就用指甲在石块上刮一道痕迹。有一次,一不小心,在跳水的过程中擦破了肩膀,严重流血。
  终于准备好了。次日,他带着中餐到海边等候。当吉妮穿着黄色的游泳衣出现在海滩上,大伟朝她挥手呼唤着,吉妮也回以热烈的挥手。霎时,大伟失去了理智,他的胸口仿佛有东西重击着。他朝着最高、最凸出的岩头爬上去,那里已没有练习时做下记号的指甲刮痕:海水四下窜流,三十尺的高度!但他要做到——他必须做到。人们不断地聚集过来,码头上的城里男孩也向这边张望。大伟绷紧了肌肉,摆好了架势。他突然听到一个女孩的叫声:“不!不要这样,大伟!”他朝下一看,吉妮正向他伸出双臂,乞求他停止。大伟凝望着她。
  “大伟,下来。拜托你,下来好不好?”她呐喊。她焦虑的音调使大伟犹豫了。他退回一步。但是当克林顿叫嚣着“怎么了?没胆了吗?”他又紧握住拳头,再次向前踏出一步。这次他不会再退回来了,也不能再退回来了,他知道他一定办得到。“大伟……”吉妮的声音中透出恐惧,“大伟,我求你别跳!”他坐了下来以抑制想跳下去的冲动,他把头埋在手里。下面传来一阵阵嘲笑的声浪,其中,克林顿的笑声格外清晰。
  当他抬起头时,人群已经散尽。此时,他已是筋疲力尽。
  大伟多想告诉她,□□□□□□□□□□□□□□□□□。但他不知道究竟该如何解释清楚这两种不同层次的勇气。
  “我并不是胆小,”大伟说,“我不怕跳水的。”“ 我知道。”她回答。他们相偕着走离了克林顿,不过大伟丝毫没有察觉。
  11.文中多次提到父亲的警告,有何作用?(3 分)
  12.文中画线句“但他要做到——他必须做到”,其原因有哪些?(3 分)
  
  13.根据情节,补写文中空格处的内容。(不超过30 字)(4 分)
  14.简析克林顿这个人物在小说中的作用。(4 分)
  15.结合文本,简要谈谈“大伟的选择”带给你的启示。(6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20分)
  渐行渐远的自行车
  杨树荫
  (1)清晨,太阳正在升起。
  (2)整洁的街道,幽雅宁静。粗壮的梧桐树,枝叶茂密,偶尔一阵凉风,让人神清气爽。
  (3)里弄,小巷,胡同口,一辆一辆的自行车,响着清脆的铃声,鱼贯而出,在宽阔的大街上,汇聚成浩荡的车流,来来往往,时有分流,又不断地合流。
  (4)城市苏醒了,新的一天开始了。
  (5)这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在中国各处都能见到的城市图景。只是这幅图景,已恍惚成了遥远的过去。如今的街道,早已是另一番景象。
  (6)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自行车进入寻常百姓家。上海产的“永久“牌、“凤凰”牌自行车,天津产的“飞鸽”牌自行车,轻盈简洁,是浩浩荡荡的自行车王国里的主力军,中国人踏着自行车开始了自己的人生之 路。
  (7)自行车,作为交通工具,在中国竟有着长久不变的形态。首先是价格不变,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凭票供应,到八九十年代的随处可买、随时能买,自行车的价格始终在100多元一辆,普通的工薪阶层买得起;其次,外形也不变,它的构造始终是一个车身、两只轮子,“操纵在
  两足之间”,只要凭着自己的力气,便能轮转车行。
  (8)自行车以自己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