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0080字。
《远行希腊》课堂实录
匆匆忙忙把昨天的课堂实录赶了出来,准备收入我的第三本书《生命语文心方向》(第二本书《生命语文深呼吸》6月份出版)。很多事情一放就会放很久,直到渐渐失去再度捡起来的欲望。明天早上九点的飞机,下午两点(还是两点半?)在上海讲课,今天要抽空备课。晚上还是要坐地铁路漫漫地回家,因为从家里去机场比较方便。
这个实录是凭回忆整理的(没有录音)。感觉将有语音语调的语言变成文字的时候,丢失了很多东西。
今天要记得去向学校借录音笔,带到上海去。
《远行希腊》有太多文化背景的东西,文字倒没什么可进行思维训练和语言训练的,字面上的东西很浅,文化的背景却相当深(邓肯的艺术生命和文化生命就像一片海)。所以这篇课文我采取的是“浸泡式”,说得文艺一点,是“浸染式”;说得高明一点,是“百家讲坛式”;说得直白一点,是“满堂灌”。学生必须了解那些相关的历史文化和神话传说,才能理解邓肯这个人,理解邓肯此行的目的。所以这节课,我不想让学生在任何一种师出有名的“游戏”中浪费时间,我只想让他们在听完这节课之后,渴望去读一读邓肯。
高二每天只有一节语文课,每节课只有四十分钟,学生的课前语文活动用去三分钟,还剩37分钟。每天37分钟里,做什么最有价值?
有时候,讲习题最有价值;有时候,背书最有价值;有时候,辩论最有价值;有时候,奇文共赏最有价值;有时候,满堂灌最有价值。
不同的文本,有不同的价值,需要教者发现最适合它的呈现方式。
活动,游戏,热热闹闹的讨论,适合某些篇目,却不适合所有篇目。
这节课首先是在理科班上的,一节课就拉完了,后来在文科班上,却怎么也讲不完了。大概我的语言在重复进行的时候,失去了它的简约凝练,因漫不经心而变得松弛拖沓。因此我再一次发现,越来越发现:如果我要讲公开课,一定一定不能预先试讲!一定一定不能讲重复的课题!冒险的感觉更能成就我的课堂!
所以,明天在上海,我要讲的是新课:欧•亨利的《二十年以后》;26日在成都,我要讲的是论语十则(这个课题是对方发来的邀请函上举的一个例子:请您讲一篇文言文,譬如论语十则……,我回复说:好,那就论语十则吧)
遇到什么就是什么,总有上帝允许的理由。我接受上帝允许我遇见的一切。因为相信上帝也必预备够用的智慧和力量,让我与他一起去打一场冒险的仗。
心中充满了盼望,因为明天在上海的课一讲完就可以顺道回苏州看儿子了。
刚好可以在苏州度过周末。
将灵魂最深处的动力献祭给你们
——《远行希腊》教学实录
广州外国语学校 熊芳芳
课前三分钟活动:“徐徵讲成语”——浮生若梦(意思、出处、用法)
师:“浮生若梦”,有的人生是一场美梦,有的人生(学生笑着插话:“是一场噩梦”),(师亦笑)对!有的人生只是一场琐碎无意义的梦。邓肯的人生,是一场拥有非凡的精彩也拥有深刻的伤痛的梦。
师(打开PPT:课题,作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