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赤壁怀古
 本文为李道生原创作品,单位:
 湖北省恩施市龙凤高中。单位电
 话:0718-8313775,本人电话:
 0718-8314225  13135850632
 E-mail:ldsh7010@126.com    lidaosheng70@163.com 
 [教学目的]1、鉴赏诗词,进而了解高考诗歌鉴赏一般方法。
      2、理解苏轼,领略苏词豪放超迈的词风,背诵。
      3、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眼光创新的去看问题“羽扇”。
      4、仿作。
 [教学重点]鉴赏本词,了解鉴赏诗歌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领略苏词豪迈超脱的词风。
 [教学突破口]怀古
 [教学设想]先读,后析语句,抓意象,悟意境,明主题(20'),读背(8')——“慢读、凝听、默查”,快速背诵法,培养创新精神,勇,看“羽”,发动学生讨论,仿写,“模仿”实为高中语文教学重点之重,弄清,搞好了这点,我们学语文就好多了。
 [教学步骤]
 一、导语:这一单元我们已学习了《诗经》《离骚》《唐诗》,通过学习鉴赏这些诗,已基本掌握了鉴赏诗的一般方法,我们来回忆一下鉴赏诗歌的一般方法——诗歌鉴赏五步法:析语句、抓意象、悟意境、明主旨、知技巧(板书)。运用这种方法就可以鉴赏一首诗了。本节课,我们就按这种方法来鉴赏宋代文豪苏轼的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以巩固这种方法(所学)(2')
 二、齐声诵读。注意用审美的眼光观照词境,重视初感印象,感悟全词壮阔豪迈的基调,弄清每句词的意义。(2')
 三、析语句:(5')析:把整变细来看。整诗—→句、句—→字词,点学生解释每句词的意义。
 四、抓意象,诗人通过诗的语言描绘出来的具体可感的生活图景(人、事、物、景)——由学生回答,老师口头补充订正)(5')
 明确后,学生自抓意象,①(江)淘尽(人物) ②(乱石)穿空 ③(惊涛)拍岸 ④卷起——绘壮景,学生发出无限兴亡和宇宙永恒而人生短暂的悲叹!
 F:①公瑾       怀古人
   ②羽扇       思豪杰
   ③笑、华发     抒己情
 五、悟意境:诗人通过对意象的描写刻划出来的境界和情调,是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个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景+情思)。(5')
 问生:什么是意境?生答,师订正补充:图景和情思融合的境界。
 情思:悲、叹
 再读,体味苏词豪迈的词风:景、情(无事无物不可入词)
 六:“慢读、凝听、默查”快速背诵法,(生读一遍、听师背一遍,默查一遍,背一遍)(6')
 七、仔细研读,可否发现可疑之处,可否发现新的自己的见解?
 1、指生朗读拙作《“羽扇纶巾”应指诸葛亮》(学生讨论这一违背教材的观点,论据是否可站住脚,学生来反驳,提己见,培养其创新精神)(4')
 课后科研课题:当堂讨论(5',初拟中心发言)
 2、“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体现了苏轼的消极思想?
 3、(谁)应笑我多情(“多情应笑我”这句如何理解)
 学生推举中心发言人发言,师总结:(2')
 ①“人……”未体现消极思想,因轼并不消极,而是流露消极情绪,传写消极处境,身处如此惨境,无辜被贬,还抒壮怀激烈之豪情,还从政为民,体现苏的积极用世,勇敢直面人生的积极思想和令人感佩的行为!
 ②a.用诸等有作为的古人笑我多情,为结所编者,不可超脱,写己境界不高,处境不顺(古今对比,不由悲从中来)
 b.处境不好,然尚知多情,“多情于民”,我知转移目标于化困境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