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740字。
《蜀道难》教学设计
洛南中学
教学目标
1、理清思路,熟读成诵,了解诗歌的主旨、寓意。
2、学习作品描写蜀道雄奇险峻的手法,用心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声韵美。
3、赏析诗歌的艺术特色,仔细品味李白作品中奔放的感情、丰富的想像、新奇的夸张和生动的语言。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整体感知全诗的内容,把握其意境;学习诗歌描写蜀道难雄奇险峻的手法,提高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
2、熟读成诵,仔细品味诗歌的艺术特色,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解题,疏通文句,理清思路,熟读成诵,了解诗歌的主旨、寓意。
【创设情景】
在我国的盛唐时期上,曾经出现过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人们尊称为“诗仙”。他在文学上取得了后人难以企及的成就!“诗圣”杜甫对他极为倾服,称他的诗“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建构新知】
一、 导入
二、 简介作者和课文有关知识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李白的这首《蜀道难》,大约写于唐开元、天宝年间,是诗人在长安为西去之蜀的友人而作。对这首诗的创作曾有一些附会史事的说法,如以为它是讽刺唐玄宗避安史乱入蜀的等,几乎没有定论,同学们若有兴趣,可以自己去考证。但有一点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赞同:此诗作于天宝初年,这时正是李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前夕,诗人在表面繁荣的背后,仿佛已经预感到潜伏着的社会危机,深感于人生道路的艰难。
《蜀道难》是乐府《相和歌辞•瑟调曲》旧题,多写蜀道艰难。乐府诗是汉武帝刘彻开始设立的掌管音乐的机关,任务是制定乐谱、采集歌词、训练乐工,以备朝廷举行祭祀,召开宴会或举行其他仪式时演奏。另外,还有一项任务就是采集民歌,供统治阶级“观风俗”。后来其含义有了变化,指一种合乐的诗歌,即“乐府诗”,简称“乐府”。乐府诗有广狭两种意义:狭义的指汉以下入乐的诗,它包括文人创作的和采自民间的;广义的包括词曲和没有入乐而袭用乐府旧题,或摹仿乐府诗体裁的作品。这首诗就属于后者。
三、 诵读全文,疏通字词,纠正学生的读音,并适当地指导诵读。(完成学案一)
噫吁嚱( )( )( )鱼凫( )猿猱( )扪参( )( )
抚膺( )巉岩( )飞湍( )喧豗( )砅崖( )万壑( )
峥嵘( )( )崔嵬( )( )吮血( )咨嗟( )( )
① 自由诵读,标出读不准的字词、读不顺的句子。
② 对照注释第二次诵读解疑,相互讨论质疑,扫除一部分文字障碍。
③ 范读课文,注意听清字音,听出节奏,把握感情基调。
四、 再读课文,讲解重点字词(完成学案讲解)
参考课文下注释,不力求落实每个字词去翻译,但是要掌握重点字词意思。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