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题,约8460字。

  四川省金堂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命题人:唐琼  审题人:杨程
  (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科网]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座位号、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3.选择题务必用2B铅笔将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在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4. 非选择题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超出范围;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 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画线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梦魇/偃旗息鼓    发髻/通缉       劳累/连累
  B. 提防/堤坝      出入/繁文缛节     勾当/勾画
  C. 市侩/刽子手     埋怨/埋伏       星宿/宿舍
  D. 罪愆/信笺      糟粕/压迫       谄媚/陷阱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羸弱   膨涨   负曲衔冤   脍炙人口
  B. 暮霭   国萃   怨气充天   别出心裁
  C. 罪孽   贤惠   天堑无涯    各行其是
  D. 燥热   脉搏   流水帐     名门旺族
  3下面文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人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之中,必然要受环境的耳濡目染:我们有些中 学动辄上百千万把校舍装饰得蓬荜生辉,气派非 凡,实验室配置尖端可与重点大学相媲美,以期达到培养有内涵、有修养的人才的目的。但事与愿违,我们大部分学生的综合素质就是上不去,“绅士”培养不出来,反而养成了学生互相攀比的心理,重表不重里的风气。
  A 耳濡目染    B 蓬荜生辉     C 媲美       D 事与愿违
  4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是一次探讨新世纪人类城市生活的盛会。将是一曲由“创新”和“融合”为主旋律的交响乐。
  B. 记者来到卧龙镇人民政府南侧的中国卧龙大熊猫博物馆前,只见这座被称为“中国唯一大熊猫博物馆”坐落在风景秀美的山下,周围流水淙淙,绿树成荫。
  C. 世博园开园以来,无论是风和日丽还是刮风下雨,参观的人络绎不绝。截至5月9日17时30分,累计检票人园已达19.59万人次。   
  D. 昨天上午,一位老人突然晕倒在购物中心,后经迅速赶到的120急救中心
  医护人员以及商场保安、在场群众的救护下老人得到及时抢救,最终脱离了危险。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每小题3分,共9分
  认识你自己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老子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老子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老子
  这是一个千古难题。对此,老子的教导是“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人不过表明了人有力量,或人有战胜他人的力量,自知才让人成为战胜自己的强者。所以他紧接着又说“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一个人倘能“知人”,固然可见出智慧,但这种智慧也容易流于算计,或易为狡黠。只有同时能够“自知”,才算神志清明,并因着这种通透的明澈,他才不易受人蒙蔽,并不易自蔽而蔽人。
  那么,什么是“自知”呢?千万不要以为为自己评功摆好是自知,它更多的是指向对自己短处的认知,并且不是那种自然的短处,而是知道什么是自己所不具备的德行,从而谦虚地学习别人;什么是自己所承受不起的赞誉,从而识趣地让给别人。从这种意义上说,自知这件事说说容易,真做起来难。
  人什么时候需要“自知”?是在日常吗?不是,是在荣誉猝然降临、赞美纷至沓来的时候,这种时候往往牵涉到利益,能做到大利在前,撒手一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何在告诫自己“自爱不自贵”的同时,做到“自知不自见”,也就是不自我表扬,得意洋洋,很可以 看出一个人是否真的具有大智慧。从这种意义上又可以说,有时自知这件事,连说说也是不容易的!
  所以,老子特别提出:人要“知不知”,就是要知道却不自以为知道,这是讲谦虚的重要性,是一种对一己之才终有所不逮的自知。如果反是,“不知知”,即不知道却以为自己知道,就是太坏的缺点了。
  可是,千百年来,人还是如此,“知不知”的太少,“不知知”的却到处都是。至 于看别人 明白,看自己糊涂的就更多了去了。看别人明白,往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