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小题,约10260字。

  2012年西北师大附中高三年级诊断考试题
  语  文
  第Ι卷(选择题)
  本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讣告(fù)    奶酪(lào)     空穴来风(xuè)     如椽大笔(chuán)
  B.造诣(yì)    剽窃(piāo)    刚愎自用(bì)      得鱼望筌(quán)
  C.扒手(pá)    不啻(chì)     针砭时弊(biǎn)    休戚与共(qī)
  D.偌大(nuò)   挑剔(tī)      风光旖旎(yǐ)      咎由自取(jiù)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为了改变商品房销售价格齐跌的状况,房产商费尽心机,不断推出各种优惠措施,但各地楼市仍然委靡不振。
  B.季羡林老先生上课时旁征博引,还不时夹着所引史料的数种语言,这使得外语尚未过关、文史基础知识贫乏的学生,简直不知所云。
  C.对于消防工作,我们一定要曲突徙薪,切不可事到临头才手忙脚乱,导致灾祸的发生。
  D.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信手拈来古人古事入词,达到了天衣无缝的境地,可谓化典入词的范例。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近年来,面对国内彩电市场严重滞销的不利形势,长虹电器集团积极更新技术并提升售后服务质量,恪守“韧性、信心、开放”的创新观念,在竞争中一下子取得了优势地位。
  B.由于考研泄题案的出现,今年的研究生招生考试颇不平静,谁来为考研泄题事件埋单,以及如何保证考试的公平性,成为社会舆论高度关注的问题。
  C.面对当前严峻的国内就业形势,应届大学毕业生应树立科学发展的就业新观念,以积极乐观的心态破除陈腐落后的就业思维模式。
  D.由辛亥志士后裔、民间爱心人士联合兴建的“辛亥首义百年纪念墙”,包括纪念广场、英雄名录、首义第一枪、首义第一炮、首义第一旗、祭扫花台、辛亥志士衣冠冢等组成。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据统计,从公元6世纪到17世纪初,       ,    。    。     ,     。直到今天,其负面影响还时隐时现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①人的本性被压抑、人们的创造活力被压制
  ②17世纪中叶之后,中国的科学技术开始江河日下
  ③在世界重要科技成果中,中国所占的比例一直在54%以上
  ④那是一个儒家正统思想逐步走向制度化的时代
  ⑤而到了19世纪,剧降为0.4%
  A. ③⑤④①②                             B. ④①③⑤②
  C. ③⑤②④①                             D. ④③⑤②①
  二、(9分,每小题3分)
  文学批评写作的独特性
  李春红
  文学批评写作当然要遵循一般写作的规范,但文学批评的特殊性决定了这一写作门类具有其独特规定性。
  就写作的语言表达而言,与一般应用文写作的语言程式化不同,也与文学创作的语言个性化追求不同,文学批评的语言运用有其自身的规定性。一方面,批评写作的语言具有科学性,也就是在专业术语的运用上要遵守概念内涵的明确性、语言表达的准确性、说理推论的逻辑性。文学批评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概念系统,如古代文论中的意境、兴味、风骨、虚静等,现代文论中的 形象、典型、风格、文本、情结等,只有恰当选择运用这些术语,才能使文学批评规范化,具有学术性。除了科学性之外,文学批评的对象毕竟是以文学作品为核心的写作活动,所以批评写作还要注意语言的艺术性。因此,好的批评家应该在批评的写作中做到语言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的融合。
  就阅读而言,文本阅读是批评写作的起点。正确的文本阅读方法,首先应该是“遗忘式”阅读:直接面对文本,忘记它的作者、写作背景、流派归属以及所有关于它或褒或贬的论述。如果不能斩断这些“情丝”的话,很容易在进入文本之前已经有了先入为主的印象,这会成为走进文本的阻碍。在这点上,新批评提倡的文本细读方式可以借鉴。这是文本阅读的第一步。但新批评对语义、语境以及文本中所用的各种修辞手段的深入挖掘,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