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600字。

  《扬州慢》之怀古诗教案
  【教学目标】
  总结诗歌类型(怀古诗)的规律,并能让学生做到举一反三。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诗歌的思想内容和其中常用的表现手法
  难点:归纳学习诗歌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教学思路】文本学习→课本复习→特点归纳→迁移训练。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与内容】
  第一环节:新授文本
  学习《扬州慢》(学生15分钟)
  教师总结:《扬州慢•淮左名都》  (姜夔)“淮左名都------”          展示课件头
  借对扬州繁华景象的回忆表达物是人非,昔盛今衰的感伤
  手法:1虚实结合  2化用诗词  3反衬  4对比
  体裁:词      题材:怀古诗
  第二环节:归纳要点
  归纳怀古诗的含义
  以历史为主要内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时期以及历史地点),对历史人物的功过、历史事件的成败、以往朝代的兴衰发表评论,抒发感慨、寄托哀思、借古讽今。我们合称为怀古诗。                                                         展示课件2
  第三环节:回顾复习
  复习已经学过的怀古诗,归纳其使用的手法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1)  《与诸子登岘山》《乌衣巷》《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
  《念奴娇•赤壁怀古》(四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四册)
  《桂枝香•金陵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扬州慢•淮左名都》
  具体分析——
  《与诸子登岘山》(孟浩然)
  借对羊祜的回忆表达生命的短促,时光的流逝。
  衬托 
  《乌衣巷》(刘禹锡)
  借对乌衣巷的变化表达世事变迁的感慨。
  虚实结合  对比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杜牧)
  借登临观感表达物是人非、人生短暂的感慨。
  对比  典故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借对周瑜的仰慕,抒发自己功业无成的感慨。
  1虚实相生2联想3对比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借对孙权、刘裕抒发自己抗敌救国的抱负;借对刘义隆抒发忧国伤时之感;借廉颇自比,表达不被重用的愤慨。
  1用典2借古讽今
  《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登临送目-----”
  借对六朝的嘲讽批判当局的奢侈淫逸
  1借古讽今 2典故  3借景抒情  4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