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180字。
飞向太空的航程
一、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中注重个性化阅读、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使其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等要求下,我结合本课实际特点,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学习本文规范的结构特点,进一步了解新闻稿的基本结构特征。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关注本文所涉及的历史背景材料,体会这种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写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养成关注时事、关注科技进步的习惯,激发对民族发展进步的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引导学生学习本文规范的结构特点,进一步了解新闻稿的基本结构特征。
难点: 体会这本文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写法。学习写一篇新闻稿。
三、教学工具
多媒体应用,板书结合。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问题式探究法、拓展与迁移法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飞天之梦。古有嫦娥奔月,后有万户上天,这几千年来,人们一直有这样的飞天梦想,直到今天,梦想才实现。作为中华飞天第一人,杨利伟,他的名字注定要被历史铭记。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习《飞向太空的航程》,了解梦想是如何变为现实的。
(二)快速浏览课文,根据以前学过的新闻知识,把握文章的脉络即找出本文的标题、导语、主体、结尾。
1、标题∶飞向太空的航程
导语(1—3段)∶2003年10月15日,载人航天飞船“神州”五号发射成功,意义重大。
主体(4—26段)∶按时间顺序,叙述了中国的飞天梦及我们实现飞天梦的艰辛过程。
(1)1958年,毛泽东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批示。
(2)1960年,第一枚液体火箭发射成功。
(3)1970年4月24 日,中国成功地将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了天空。
(4)1992年,中共中央做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
(5)“长征”系列火箭发射久经考验。
(6)“神州”四号飞船的成功发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