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小题,约6890字,答案扫描。

  2012年马鞍山市高中毕业班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五大题,21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2B铅笔在“考生号”处填涂考生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所在的县/区、学校,以及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1卷(阅读题共66分)
  一、 (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电视将世界图像化,这同时也意味着,它把现实也戏剧化了。戏剧化指的是,电视屏幕使得现实的事件变得像是一场虚拟之戏。任何一个现实中目击的暴力,其震惊和恐惧的程度都要胜过电视中的暴力——事实上,电视中的战争场景,看上去并不像是战争本身,而像是关于战争的电影,像是一群演员用一些飞机道具和武器道具在演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鲍德里亚说海湾战争没有发生,只是发生了一场表演性的电视战争。
  这就是说,电视中的事件,总像是表演的事件。电视屏幕犹如一个隐形的舞台,将一切表演化了。它常常会让真实的场景和事件因为带上这种表演性而降低了它的效应。为什么电视会有如此的戏剧性效果?电视是一个复制性的机器,它抹去了对象的气息,它把一个活生生的肉体转化为一个几何性的光影构造。形象、肉身和事件一旦被机器化,它就变成了一个运动和说话的表演木偶,就抽空了其直接}生而将其转变为活动的符号,从而给人以一种虚假演出的效应:尽管电视人物身在室内说话,但却是远在千里之外进行的一场符号表演。不仅如此,电视将事件和人物在成千上万台机器上同时播放,观看和观看对象同时被大规模地复制——事件一旦被分享,就冲淡了它的独特性从而影响了它的效果——电视在强度上降低了事件效应,但是在范围上扩大了事件的效应。
  虽然电视能够通过破除光晕的方式降低事件的效应,但是,在另一个层面上,电视在许多时候又赋予了对象以光晕,强化事件和对象的效应。一件平庸无奇的事件,一旦出现在电视中,就会发出特殊的光泽。电视本身具有一种赋值能力,一种神秘化能力。在这个意义上,电视一方面破除了本雅明意义上的光晕一一人们看到的是声光电构成的表演性虚拟人物;在另一面上,电视又赋予了事件和人物一层神秘的光晕,这层光晕包裹着他,人们看不到他的真实肉体和内心,似乎他的肉体迥异于常人,似乎他不再是来自现实人间。一个人越是被电视所展示,他越是神秘莫测——这就是电视打造明星的悖论性机制。电视具有解神秘化和再神秘化的双重功能:它对现实人物解神秘化,使之成为表演者;它对表演者再神秘化,使之成为明星。电视冷冰冰的屏幕让电视中的一切都戏剧化和表演化了。
  电视的戏剧化,不单单是它的屏幕效果所必然导致的,电视的被看机制也决定了它的表演性——事实上,所有的节目和场景,都以表演的形式得以展开,所有的节目都有一个清楚的意识,它们是被看的,电视中的一切都置于观看之下,一切都是以被看为目标——电视前所未有地将一切变成了看的对象。它永远想象自己面对着无数的目光,这也是电视的表演性意图之所在。出现在电视上的人们,都潜在地将自己看作是演员。
  最后,我们要说的是,电视的戏剧化,还意味着它总是按照戏剧的方式来拍摄。电视从来不是事件的客观呈现,而是将事件生产出来。而且,就新闻而言,电视同戏剧有一种天然的契合一电视总是会寻找戏剧性的事件。这是电视的选择原则:“就是对轰动的、耸人听闻的东西的追求,它将某一事件搬上屏幕,制成影像,同时夸大其重要性、严重性及戏剧性、悲剧性的特征:”
  (选自汪民安《电视的观看之道》)
  1.下列关于电视“戏剧化”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
  A.电视戏剧化,指电视屏幕使得现实的事件出现了戏剧变化,变得像一场虚拟之戏。
  B.电视戏剧化,对事件本身而言,在强度上会降低效应,在范围上会扩大效应。
  c.电视戏剧化,让电视中的一切都戏剧化和表演化了,这与它的屏幕效果紧密关联。
  D.电视戏剧化,使得电视的选择原则成为“对轰动的、耸人听闻的东西的追求”。
  2.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3.简要概括“电视戏剧化”产生的原因。 (3分)
  二、 (3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说苑》日:“人臣之行,有六正六邪,行六正则荣,犯六邪则辱。何谓六正?一日萌芽未动,形兆未见,昭然独见存亡之机,得失之要,预禁乎未然之前,使主超然立乎显荣之处,如此者,圣臣也。二日虚心尽意,日进善道,堑圭丛礼义,谕主以长策,将顺其美,匡救其恶,如此者,良臣也。三日夙兴夜寐,进贤不懈,数称往古之行事,以厉主意,如此者,忠臣也。四日明察成败,早防而救之,塞其间,绝其源,转祸以为福,使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