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小题,约6140字,答案扫描。
绝密★启用前
2012年河南省豫东、豫北十所名校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四)
商丘一高 新乡一中 安阳一中 鹤壁高中 濮阳一高 开封高中 商丘二 高淮阳中学
睢县高中 夏邑高中 郸城一高 虞城高中 太康一高 扶沟高中 温县一中
语文
本试题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n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阅读题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的武术之意,绝不是现代人所说的武术。古书中的武术意为“武之术”,包括术、技、理、意、道等含义,即广义的功夫。“武术”被作专用词普遍使用是一九四九年之后的事,民国期间称作国术。然而从内容及含义而言,武术一词又代替不了功夫。应该说武术是功夫的一部分,即功夫包括武术与武道两部分或两个层次。
从修而言,武术修人,武道修道。武术能强身健体,增强人的意志,让人勇敢、坚强、充满活力,但也只限于此。武道能让武术升华到道的境界,即天地人生之大道,在少林功夫中即为包容宇宙人生智慧之祥道。从用而言,武术是治人的,而武道可治国、治军,即从二人交锋升华到两军作战。规模不同,道理如一。如能修悟武学、武道,则能运筹帷幄,以少胜多,“治大国如烹小鲜”。
现代人提到武术,就想起规定套路,也就是“样板武术” ^在少林功夫中,除武道祥道之外,功夫有四部分,即基本功、套路、技击、功夫(抗打力和杀伤力)。样板武术是在基本功和套路方面多加了几个腾空和旋转动作,仅此而已。这就是为什么说传统功夫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的原因。
从武术内容看,武术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并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环境里发展、完善,所以,武术也必定充分具备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并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特征。实际上,武术与中医息息相通,互为渗透,武术中伤科,就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里的阴阳五行、穴位经络、子午流注等思想,同样贯穿在武术体系中。所以,无论从拳理到具体动作,甚至名称,都很容易并强烈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气息。比如太极拳、八卦拳,其拳理就是从阴阳八卦思想中直接生发出来的。故拳家常说:能动能静,拳道之圣。比如大家都熟知的少林功夫基本特点:进退一条线,拳打卧牛之地,非曲非直,刚柔相济。讲究的
也都是阴阳变化,甚至在“一条线”里求变化,在“卧牛之地”求变化。
而一说起阴阳变化,大家便以为是道家专利,这是误解。阴阳变化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基本的思想,不仅道家讲,儒家也讲,甚至佛教也讲。祥宗的曹洞宗,就讲“偏正互回”与“君臣五位”,不仅吸收了阴阳思想,还结合了五行八卦。当然,少林功夫作为佛门方便,更有自身独特之处,包含着丰富深奥的佛教思想。其他武术追求的最高境界是出神入化,变化莫测,随心所欲;但少林功夫是以祥入武,身心两修,追求的是悟道解脱,成就的是“不动心”。内心解脱了,就什么都不怕了,连死都不怕了,武术就不在话下了。所以少林拳谱上说:“盖以外功之修炼,乃肉体筋骨之事;而内功之修善,实性命精神所皈依。离而二之,则为江湖末技,合而一之,则为神功极致。”
中国武术号称博大精深,就是因为中国武术包含着博大精深的中国古代思想。
(有删改)
1. 下列对“中国武术”一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武术在实质上是“武之术”,包括术、技、理、意、道等多方面的含义,其实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广义的中国功夫。
B. “中国武术”这一词语是代替不了“功夫”的,因为中国武术是功夫的一部分,即功夫包括武术与武道两部分或两个层次。
C. 中国武术在内容上不仅源自我国传统文化,而且还在其中发展、完善,因而它具备我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并体现着传统文化特征。
D. 中国武术号称博大精深,是因为中国武术无论从拳理到具体动作,甚至名称等,都包含着我国博大精深的古代思想与文化。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 ~7题。
海瑞,字汝贤,琼山人。举乡试,署南平教谕,迁淳安知县。布袍脱粟[注],令老仆艺蔬自给。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宗宪子过淳安,怒驿吏,倒悬之。瑞曰:“曩胡公按部,令所过无供张。今其行装盛,必非胡公子。”发橐金数千,纳之库,驰告宗宪,宗宪无以罪。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