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490字。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高考语文2011年总结暨2012年备考研讨会
  2011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必考题总结与2012备考建议
  主讲:华南师大文学院 李金涛教授
  2011.9  广州华泰宾馆
  第三大题 必考阅读题
  2011年语文现代文(论述类)必考阅读题,选自蒋孔阳的《美学新论》第二编《美和美的东西》,经删改而成。
  蒋孔阳(1923—1999),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著名美学家。该选文对“什么是美”和“什么是美的东西”的辨析与论述态度鲜明,重点突出,概念清晰,说理畅晓,行文层次感强,适宜考生把握与理解。选文难度近于2010年,略浅于2009、2008年的选文,适宜考生的阅读与发挥。
  本题的制题,严格遵照考纲要求,能力层级覆盖理解能力与分析综合能力两个层面,难度适中。
  今年广东省语文现代文(论述类)必读阅读题,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选文延续高考改革以来既定的路线稳步前进。一是选取名家名篇(美学大家蒋孔阳的《美学新论》),标示作者与著作出处,既能凸显选材的科学性与权威性,以利于减少不必要的学术争论,从而保证题目命制的科学性与严谨性,又充分尊重原作者的劳动成果,体现了制题者科学、严谨的态度;二是,在文、理科之间保持了较好的平衡,2004—2005年偏于理科,此后社科文倾多,今年是在一定程度上对2009年爱因斯坦一文的“回归”。此二文谈的都是一般意义上的学理问题,不存在偏科取向,且都突出了概念、逻辑、推演过程的完整性与合理性,概念明确,思路清晰,结论公允。
  第二,命题思路巩固了近年来广东高考语文命题的探索成果,以“选择题+简答题”的方式出现,重点考查原文理解的“共同基础”点(与选考阅读侧重“多样选择”考查分工分明),考查对象非常明确。前者又以多项选择(信息筛选)与单项选择(概念理解),紧扣原文,难度适中,后者则以固守文本的简答题来考查内容概括,又以简答题宕开一步来考查观点的运用,搭配灵活,明显提高了试题的科学性和测试的可信度。
  第三,第12题以文本外的材料设题,来考查对文中内容(本题是文中观点)的理解把握。这一设题方式,在2008、2009、2010年试卷中都出现过,2008、2010年都是选择题型,2009年的则是出现在古文翻译上,今年首次以简答题的形式出现,既有继承,又有创新,在一定的新颖性的基础上很好地控制了难度,基本上简单“平移”运用原文的观点,不存在“跨越式”或“隔行式”的认知障碍,能最大限度激发出考生的经验与想象。
  从今年十八套试卷及往年若干套试卷来看,纵横交错的比较凸显出,目前现代文(论述类)必读阅读题题型的构成一般分为三个类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