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小题,约8520字。
余姚中学2011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2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锁钥(yuè)渐染(jiān)靡费(mí)应届生(yìng)
B.徇私(xùn)巷道(xiàng)翩跹(piān)量入为出(liàng)
C.揶揄(yé)冗长(rǒng)伫立(zhù)囿于成见(yòu)
D.画帖(tiè)亲家(qìng)溃脓(kuì)病入膏肓(huāng)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教育改革是项复杂的工程,既需要像中医治病一样辨证论治、综合治疗,否则就会顾此失彼;同时又需要像西医一样精准用药、直达病灶,否则就会怡误生机。
B.职业教育是与经济接合最为紧密的一种教育类型,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
C.近日,财新《新世纪》周刊揭开了达芬奇家倶“造假门”的序幕。这让公众把视线重新拉到最初揭开“达芬奇密码”的央视《每周质量报告》记者李文学身上。
D.不断壮大的地方财政收入,科学的支出安排,使得财政预算得到较好执行,也进一步加大了民生保障等方面的投入。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他却通常成为讨外人喜欢的角色,因为他不做任何事,没有任何______ ,就成为人们的公共财产了。正如城里需要一座半座与家庭没有任何______的独立的公共花园,供游人______;乡村也十分需要两三个______的公共人物,在活动事物、娱乐消遣等方面缺少人手时,他可以马上到那儿凑个份子,帮个忙。
A. 牵挂瓜葛休憩闲散 B. 牵挂纠葛休息散漫
C. 牵绊瓜葛休息散漫 D. 牵绊纠葛休憩闲散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一方面是由于喝酒过多,早就有手颤的毛病;另一方面,一想到他在世界上唯一的财产“花大姐”要被带走,便惊慌失措。
B.要想理解虚构对于小说的重要性其实并不困难,只要我们看一下“小说”这个词汇在英语里的表述,即刻就会产生茅塞顿开之感。
C.有段时间,沪深股市指数波动非常大,有时一天上涨几百点,有时一天下降几百点,涨跌幅度之大令人叹为观止。
D.半幽闭的参天的树林纹丝不动地挺立着,使你觉得自己仿佛置身于一座美轮美奂的禁宫之中。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原创
A. 现代医学一再证明,当一个人精力衰退、对事物缺乏好奇心与兴趣时,循环系统功能也会跟着退化。
B. 来自海内外4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内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1800多位闽籍工商界精英汇聚福州。
C. 昨日,市文物局组织了39名专家赶到重建的龚滩古镇,对已经完工的工程通过了验收。
D. 漫步小径,风送来一阵扑鼻的香味。环顾四周,我看见一枝露出高墙的腊梅正在那里释放幽香。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雨果,法国文学巨匠,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旗手,其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长篇小说。
B.弗吉尼亚•伍尔夫,法国现代著名女小说家、评论家和散文作者。她的小说创作实践推动了现代小说的发展,她的理论进一步巩固了批判现实主义小说的地位。
C.海明威,美国小说家。1954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者。他在小说《老人与海》中塑造了以桑提亚哥为代表的“可以把他消灭,但就是打不败他”的“硬汉性格”。
D.高尔基,苏联作家,被列宁认为是“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他的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堪称是他最优秀的小说。
7.下列有关鉴赏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A.当使用第一人称时,叙事者同时也是故事里的人物,他是站在故事内部的参与者角度来讲述故事的,采取的是有限的视角。
B.场景是小说的最小构成因素。它与单纯的环境描写不同,它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环境描写,一般由人物、事件和环境组成。
C.小说提倡“主题鲜明”,所有的作品最终都是有主题的。形象应包孕于主题中,靠哲理说服读者,思想大于形象。
D.小说在刻画人物的路数方面不尽相同。不管是描写“圆形人物”,还是描写“扁平人物”,都需要贴着人物的心理写和贴着人物的言行写。
8.下面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桥边的老人》老人充满爱心,其形象闪耀着普遍的人性的光辉。作者旨在呼唤人性与爱的回归,斥责非正义战争给世界带来的灾难。
B.《桥边的老人》采用“全知视角”的叙事角度,由“我”这个小说中的人物来讲述故事,给我们一种亲身经历的感觉,有很强的真实感、亲切感。
C.《山羊兹拉特》前后都写到了阿隆一家对兹拉特的感情态度,但前文的不舍只是一种人与动物之间有等级的感情。经历了生离死别之后,勒文全家与山羊的感情超越了动物层面。.com
D.《炮兽》一文注重铺垫与对照:船员的紧张不安凸现了炮队队长的英勇无畏;炮队队长的勇斗“炮兽”,则是为了衬托朗德纳克侯爵的有勇有谋。
二、古诗文阅读(19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9-12题。(每题3分,共12分)
颜之仪,字子升,琅邪临沂人也,晋侍中含九世孙。祖见远,齐御史治书。正色立朝,有当官之称。及梁武帝执政,遂以疾辞。寻而齐和帝暴崩,见远恸哭而绝。梁武帝深恨之,谓朝臣曰:“我自应天从人,何预天下人事,而颜见远乃至于此。”当时嘉其忠烈,咸称叹之。
之仪幼颖悟,三岁能读《孝经》。及长,博涉群书,好为词赋。尝献《神州颂》,辞致雅赡。梁元帝手敕报曰:“枚乘二叶,俱得游梁;应贞两世,并称文学。我求才子,鲠慰良深。”
江陵平,之仪随例迁长安。世宗以为麟趾学士,稍迁司书上士。高祖初建储宫,盛选师傅,以之仪为侍读。太子后征吐谷浑,栽军有过行,郑译等并以不能匡弼坐谴,唯之仪以累谏获赏。即拜小宫尹,封平阳县男,邑二百户。宣帝即位,迁上仪同大将军、御正中大夫,进爵为公,增邑一千户。帝后刑政乖僻,昏纵日甚,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