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2012年5月广东省汕头二模语文质量分析典型错误解答和优秀解答指导,原试卷见本站下面的链接——

http://www.ht88.com/downinfo/471628.html

汕头二模第9题试卷分析.doc
2012年汕头二模诗歌鉴赏质量分析.doc
二模论述类文本阅读主观题质量分析.doc
汕头高三语文“二模”文学类类评卷小结.doc
实用类质量分析.doc

  2012汕头高三第二次质量测评
  “文学类文本阅读”评卷小结
  澄海实验高级中学   黄岳丰
  一、选做人数及得分情况
  选做人数:23649人     16-18题总得分:8.63分
  二、各题参考答案及情况分析
  1.第16题情况:本题考查对文中语言表达手法的把握和作用分析的能力。(4分)
  (1)参考答案和评分说明:
  【参考答案】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
  把年老却不服老的父亲比作虽衰老但逢春天努力开花的树,(2分)
  形象生动地表现了父亲已经衰老却极不服老的心理。(1分)
  【说明】未能答出“本体”和“喻体”的具体特征,只答出“把父亲比作树”给1分。“形象生动”给0.5分;“衰老却不服老”或“衰老却仍然坚持种田”给0.5分。其它答案,酌情给分。
  (2)学生答卷情况及分析:
  绝大多数学生能答出此处使用“比喻”修辞手法。也能较好地分析这一比喻句的作用。但在分析“本体”和“喻体”时,很多学生未能说出具体特征,只简单地答出“把父亲比作树”或“把父亲比作衰老的树”。也有不少学生只答“比喻”修辞手法,但未加“分析”。少数学生未就修辞手法进行赏析,而从行文结构方面作答。还有极少数学生答成“比拟”,后面分析却是比喻方面的内容。
  2.第17题情况: 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
  (1)参考答案和评分说明:
  【参考答案】父亲是一位勤劳(吃苦耐劳)、心思缜密、爱护亲人的退休民办教师。
  【说明】概括“父亲”的人物形象2分,缺“心思缜密”最多1分。其中“心思缜密”写成“聪明”“细心”“善解人意”“用心良苦”“心思细腻”“巧用方法”都可。把“退休民办教师”写成“人”都可。
  【参考答案】勤劳(吃苦耐劳)。他年近七十,腰弯背驼,但他仍坚持亲自种田,不想拖累亲人。
  【说明】以“一手拿粉笔,一手拿锄头,硬是将我们姐弟五个养大成人”一句作说明也可。
  【参考答案】心思缜密。他通过故意拿走夹克和遥控小汽车的方法让儿孙不得不返回老家,满足了老伴看孙子的愿望。
  【参考答案】爱护亲人。他没有过分地强迫儿孙回家,而是通过含蓄的方式照顾了儿孙的情感;我回城时还不忘为我们准备许多老家的土产。
  【说明】以“我一进门,父亲很高兴,一边……一边……”或“父亲不时地给儿子送食物”或“父亲一听是我的声音,很激动,一边……一边……”等内容作说明也可。
  【说明】举例分析答对每1点给1分,答对3点给3分。第17题答其它答案,酌情给分,但全题最多不超过2分。
  (2)学生答卷情况及分析:
  绝大多数学生能写出父亲“勤劳”和“关心子女”或“热爱儿子”等形象特点。但只有少数学生能指出父亲“心思缜密(聪明)”这一特点。这说明学生对小说文本的阅读能力不强,时间也较匆促,对生动曲折出人意料的小说情节的领会和把握还不到位。
  在联系文本概述材料,以印证所概括的形象特点方面,多数学生做得较好。
  3.第18题
  质量测评(二)实用类文本阅读题质量分析
  澄海侨中  薛煜光
  全市选做实用类题组的考生共18577名,占43.07%;平均分8.9(比一模提高1.7分),得分率59.3%(比一模提高11.5个百分点);标准差2.59(比一模提高0.3)。及格考生11275名,及格率60.69%。得分率达到80%(即得分达到或超过12分)的考生2775名,占14.94%;得分率达到90%(即14、15分)的考生245名,占1.31%,其中满分卷28份。得分率低于40%(即得分低于6分)的考生1827名,占9.85%;其中零分卷106份。最密集的分点是10分,共有3059名,占16.47%;其次是9分,共有2843名,占15.30%。从以上数据看,二模实用类题组命题在难度和区分度上比一模更为合理。
  19.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C。
  【整体情况】大多数考生能从文章第①段和第○11段中筛选信息整合成答案,本题在本题组中得分率最高,得分率明显高于一模。但仍有少数考生对信息的筛选不够准确。
  【主要问题】
  1.未能找准筛选区间。如摘录第⑧段的语句来回答第一问。
  2.未能审清题目指向。如回答第二问时忽略了题目中“军事领域”的指向,笼统地回答变革的内容。
  3.对信息未能有效筛选。如摘录第○11段第二句来回答第二问,本题的答题要点在该段第一句而非第二句,第一句是总括性语句,第二句只是举例,属补充说明的内容。
  4. 审题不周。只回答第一或第二问而忽略了另一问题。
  【典型答例】
  1.危害性:使许多信息不优的国家受欺负。(0分)
  2.危害性:①使战争的破坏、不确定性和盖然性更大了。②信息战范围广,波及整个世界。变革:①通过拥有信息,以极低的代价取得军事胜利。②通过信息模拟战争可能出现的结果。(1分)
  3.①不仅可以有选择地摧毁物质和生命, ②使战争的破坏性、不确定性和盖然性更大了。③对经济、政治、文化、科技都有影响。○4威胁着这个世界的和平。(2分)
  4.危害:不仅可以有选择地摧毁物质和生命,而且把攻击指向国家的“神经系统”和人员的心理精神领域,使战争的破坏性、不确定性和盖然性更大了。变革:一些国家已建立了信息战组织体系,成立了军队、民间多种形式、各个层次的信息战研究机构;创办了信息战学院,在大学开设有关信息战理论和技术方面的课程;在军队组建信息战部队,设立信息战指挥中心,加强军队的信息化建设。(3分)
  5.信息战的危害性体现在它不仅可以有选择地摧毁物质和生命,而且把攻击指向国家的“神经系统”和人员的心理精神领域,使战争的破坏性、不确定性和盖然性更大了。信息战引发了军事领域中军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