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7道题,约5680个字。
虹口区2011学年第一学期初三年级语文学科
期终教学质量监控测试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012.1
考生注意:本卷共有27题。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不计分。
第一部分阅读(90分)
一.文言文(42分)
(一)默写(18分)
1.可怜身上衣正单,。(《卖炭翁》)
2.,往来无白丁。(《陋室铭》)
3.,禅房花木深。(《题破山寺后禅院》)
4.向来枉费推移力,。(《观书有感》)
5.去年元月时,。(《生查子•元夕》)
6.,气象万千。(《岳阳楼记》)
(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7—8题(4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7.诗中“长精神”的“长”意思是(2分)
8.下面对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首联写了作者被贬谪的地点和时间,突出了经历坎坷。
B.颔联引用两个典故借以表达物是人非而生出悲凉之情。
C.颈联采用对偶句,表现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豁达胸襟。
D.尾联表达出在听了白居易的唱歌后,对生活更加乐观。
(三)阅读下文,完成9—11题(8分)
黄生借书说
①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②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③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9.选文的作者是(朝代)的文学家(人名)。(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3分)
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11.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
A.“书非借不能读”是本文的观点,意思是:书不是借来的就不会认真地读。
B.“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表明了借书者想把书据为己有的心理。
C.全文主要运用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如作者少年借书的经历等就是事例。
D.选文主要的写作意图是告诫黄生要懂得珍惜机遇、读书要专心致志。
(四)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12分)
张孝基仁爱
许昌①士人张孝基,娶同里富人女。富人惟一子,不肖,斥逐之。富人病且死,尽以家财付孝基。后,其子丐于途,孝基见之,恻然谓曰:“汝能灌园乎?”答曰:“如得灌园以就食,甚幸!”孝基使灌园。其子能自力,颇驯谨②,无他过。孝基知其能自新,遂以其父所委财产归之。
【注释】①许昌:古地名,在今河南境内。下文“同里”也是地名。②驯谨:顺从而谨慎。
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4分)
(1)尽以家财付孝基()(2)孝基使灌园()
13.下面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2分)
如得灌园以就食,甚幸!
A.如果得到灌园来获得食物,就很幸福了!
B.如果能够灌园来获得饮食,就很幸福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