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050字。
高考诗歌鉴赏指导课
文/姚存菊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诗歌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诗词,把握中心
教学难点:掌握诗歌欣赏的方法
授课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点击高考
(08年全国卷1)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江 间 作 四 首 (其三) 潘大临①
西山通虎穴②,赤壁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③,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注]①潘大临(约1057-1106):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
②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③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
(1)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答:
(2)从全诗看,作者向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请简要分析。
答:
参考答案:(1)“拳”和“退”
用“拳”字形象地表现出白鹭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用“退”字别致、生动地表现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静动结合的画面。
(2)向往一种隐逸的生活
①诗的前两联,作者从眼前之景,转入怀古,遥想当年赤壁之战时的人事,而今安在?从而发出了“波流万世功”的感叹。②诗的后两联,作者赞叹宿鹭、飞鸿的闲适,接着又仿佛看到了渔翁的扁舟,联系到“波流万世功”的感叹,于是提出“最羡渔竿客”,想驾一叶小舟在烟雨朦胧中归去!
(08年全国卷2,内蒙卷)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春 日 即 事 李弥逊 ①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1)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
答:
(2)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绪?请进行简要分析。
答:(1)(3分)作者由丝丝小雨想到了用丝织成的网;再由丝网及暮春,想到要把春天网住,即留住春天。这个想象、比喻非常生动、新奇。
答出由雨丝想到“网”的给1分,“网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