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2道题,约7310个字。
江阴市石庄中学初三期中语文测试卷2012.4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镌(juàn)刻不曲不挠(náo)B. 跻(jī)身言简意赅(gāi)
C.狼籍(jí)陈(chéng)词滥调D.摒(bǐng)弃狯(kuài)炙人口
2.下列句子中的空缺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
①贝聿铭不仅是杰出的建筑科学家,更是极其理想化的建筑艺术家,善于把古代传统的建筑艺术和现代的最新技术熔于一炉,创造出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②父母因外出务工或者其他原因不能履行对未成年人监护职责的,应当有监护能力的其他成年人代为监护。
③1947年,经冯•卡门推荐,钱学森成了加州工学院最年轻的教授。
④美好的东西常常产生于极端恶劣的环境中,而舒适的环境,有利于事物的成长,未必有利于其品质的提升。
A.进而委派终身即使/也
B.从而委托终生即使/也
C.进而委派终生虽然/却
D.从而委托终身虽然/却
3.对下面文段中加点的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A.过:过失。B.衡:同“横”,梗塞,指不顺。
C. 拂士:辅佐君主的贤士。D.恒:常。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通过今年食盐抢购事件,使我们看到了我国国民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科普常识都有待提高。
B.中国撤离在利比亚的公民行动,表达了党和政府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和“外交为民”的理念。
C. 在上下五千年的沧桑岁月中,吴越大地上叱咤风云的政治家、博学睿智的科学家不断涌现。
D. 这朴素的话语多么深刻地蕴含着人生哲理啊!
5.下列各项的判断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时尚”、“驾驶”、“草根”、“地震”都属于名词。
B.短语“食品安全”“传递火炬”“愚公移山”与“唱响中国”的结构相同。
C.“电子书改变了信息与知识储存的方式和传播的速度。”这个句子的主干是:“电子书改变了方式和速度。”
D.“雨说,我来了,我来探访四月的大地/我来了,我走得很轻,而且温声细语地”,这两句诗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让人感受到“雨”温柔可亲的形象。
6.下列表达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散文集,《狗•猫•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无常》《藤野先生》《范爱农》都是其中的篇目。
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写到,达雅陪同患伤寒症病愈后的保尔来到烈士墓前悼念革命战友,墓前默念的那段“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的名言成了保尔人生的准则,同时也揭示了全书的主旨。
C.《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是斯威夫特,主人公是格列佛。格列佛来到慧骃国,这里的马是高雅贤良的,而人却是一种野蛮粗俗的动物,“YAHOO”就是慧骃国里对人的称呼。闻名世界的网站“YAHOO”(雅虎)即来自此书。
D.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水浒传》中这样写道:“山顶上立一面杏黄旗,上书‘替天行道’四字,忠义堂前绣字红旗后面:一书‘山东呼保义’,一书‘河北玉麒麟’”。其中“山东呼保义”指宋江,“河北玉麒麟”指卢俊义。
二、阅读与赏析(49分)
(一)(12分)
王绂(fú),字孟端,无锡人。博学,工歌诗,能书,写山木竹石,妙绝一时。
绂未仕时,与吴人韩奕为友,隐居九龙山,遂自号九龙山人。于书法,动以古人自期。画不苟作,游览之顷,酒酣握笔,长廊素壁淋漓沾洒。有投金币购片楮①者,辄拂袖起,或闭门不纳,虽豪贵人勿顾也。有谏之者,绂曰:“丈夫宜审所处,轻者如此,重者将何以哉!”在京师,月下闻吹箫者,乘兴写《石竹图》。明旦访其人赠之,则贾客②也。客以红氍毹③馈,请再写一枝为配。绂索前画裂之,还其馈。一日退朝,黔国公沐晟从后呼其字,绂不应。同列语之曰:“此黔国公也。”绂曰:“我非不闻之,是必于我索画耳。”晟走及之,果以画请,绂颔之而已。逾数年,晟复以书来,绂始为作画。既而曰:“我画直遗黔公不可。黔公客平仲微者,我友也,以友故与之,俟黔公与求则可耳。”其高介绝俗如此。
(节选自《明史•王绂、夏昶传》)
注:①楮(chǔ):一种树皮可以用来造纸的树,这里指纸。②贾客:商人。③氍毹(qú shū):毛织的地毯。
7 .选出与例句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
例句:以友故与之
A.动以古人自期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D.何以战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博学,工歌诗( ) (2)虽豪贵人勿顾也( )
(3)同列语之曰( ) (4)我画直遗黔公不可( )
9.翻译下列句子(4分)
(1)绂曰:“我非不闻之,是必于我索画耳。”(2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