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590个字。准确解读中考古诗考点要求,全面解析中考古诗命题角度,科学整理中考古诗答题技巧,对中考古诗复习提高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中考诗歌赏析题命题特点及应对策略
  江苏省东台市实验中学教育集团周进华
  近年来,各地中考命题中对古诗词的赏析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不少地区已把眼光从课内转向了课外,课外浅易的古诗词名篇成为命题的重要内容。这对我们初中生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很多同学为此感到无所适从——课内的还没掌握好,课外的还怎么做?其实是我们对古诗的学习缺乏正确的认识,我们习惯于从老师那边“拿来”,然后囫囵吞枣、不加思考地机械背诵,这种方法当然无法适应这一新的形势。因此,我们应该正确认识这一考点,全面解析这一考点,科学应对这一考点。只有在全面解读的基础上,了解命题趋势、把握命题动向、明确解题思路、掌握答题模式,我们才能“决胜于千里之外”。
  一、考点解析
  纵观最近几年的各地中考古诗赏析的命题,我们不难发现古诗赏析的一些命题特点:一是赏析材料以写景抒情诗为主,即事感怀、托物言志为辅;命题方式以主观题为主,客观题为辅;命题角度通常涉及四个角度,即形象类赏析、情感类赏析、技巧类赏析、语言类赏析。其中形象类、情感类赏析题是命题的重点,也是命题热点,简单来说,就是景和情两个角度。下面我就从这四个角度对这一考点进行全面解读。
  二、形象类赏析
  诗歌的一大特点就是抒情的形象性,诗人往往借助具体鲜明的形象来抒发自己胸怀抱负,表现自己志趣追求。因此,分析形象是赏析诗歌的基本手段,命题者通常都会把形象的赏析作为一个必考的知识点。具体反映在题目上表现为:对诗中景物直接设问、对诗中景物间接设问、描述诗中画面、分析艺术形象、体会形象作用。
  1、 对诗中景物直接设问
  真题回顾:
  (1)《饮酒•结庐》诗中描写了哪些自然景物?(10宿迁)
  参考答案:菊花、南山、山气、夕阳、飞鸟
  (2)这首诗选用了哪些景物来表现初夏特点的?(11宿迁)
  参考答案:梅子、芭蕉、柳花
  方法指津:这一类比较简单,只要明确诗中写景诗句,找出诗中相关的意象,采用一致的表达形式,就能找到答案了。其中值得一提的是表达的一致性,所谓表达的一致性,就是注意采用一致的结构形式。例如:晏殊的《浣溪沙》诗人徘徊于小园香径,精心选择了夕阳、落花和归燕等景物,这里我们表述为夕阳、落花和归燕。另一道题里改变了表达方法:词人精心选择了西坠的夕阳,飘落的花瓣、重归的燕子以及徘徊于小园的诗人,构成一组优美的画面,显然这里我们讲落花、归燕就十分不妥。所以,根据具体的情况,采取一致的结构表达显得至关重要。
  2、 对诗中景物间接设问
  真题回顾
  (1)《使至塞上》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11连云港)
  (2)这两首诗都写春天景物,但时段不同,白居易写的是时的景物,欧阳修写的是时的景物。(09扬州)
  方法指津:平时要注意具有地域特征的形象,如:单于、塞下、羌笛、燕然、胡等就是典型的塞外风光;还要注意四季景物的归类,熟悉每个季节常见的景物,如:春天代表性景物有桃花、杏花、杨花等,夏天有荷花、石榴、茉莉等,秋天有菊花、桂花等,冬天有梅花、水仙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