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有23道题,约8910个字。

  广西柳州市2012年九年级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共150分钟,全卷满分120分)
  题号 1—10 11—12 13 14—16 17—18 19—22 23 总分
  得分        
  第I卷(选择题,共20分)
  请考生将1—10题答案的序号填入下面表格中对应的题号内。
  第I卷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正确选项          
  一、知识积累(共12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瑰宝(guī)        擎天柱(qíng)        神采奕奕(yì)
  B.峰峦(luán)       闭门羹(gēng)        无边无垠(yín)
  C.脊梁(jí)         孺子牛(yú)          汪洋万顷(qǐng)
  D.竹篮(lán)        紧箍咒(gū)          侃侃而谈(kǎn)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
  A.他心中的理想,他的心态、性格、做人做事的原则,无不契合着朔方大雪的本质。
  B.为了让全市百万人民过上平安、详和的春节,广大公安干警一直坚守在工作岗位上。
  C.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件,有了她,中国革命的面貌便焕然一新。
  D.诸葛亮为了北进中原,兴复汉室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也因此留下了千古英名。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应该是让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事业,物质贫乏或精神空虚都不是社会主义。
  B.老师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多读书,读好书,能丰富知识,增添智慧,成为一个志趣高尚的人。”
  C.我国多位外交官临危受命,奔赴战火纷飞的利比亚,成功把在该国生活和工作的中国公民解救出来。
  D.春运期间,一票难求,小李直到农历二十九那天才赶回家,母亲埋怨地对他说:“等你这不速之客可真难呐!”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虽然生命中有很多缺陷,但我们可以有如此多的方式触摸到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
  B.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和优美的环境,长期孕育着中华文化,使汉语成为世界上最优美的语言之一。
  C.在写作中合适而且恰当地运用成语,不仅可以使语言表达生色,还能刻画文章的历史文化氛围。
  D.当人类所有的生命真的能够与“和平”这个字眼相亲相爱,我们每一个人灵魂深处那潜藏的创造力便会真正被激活。
  5.填入横线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生平最受用的有两句话:一是“责任心”,二是“趣味”。我自己常常力求这两句话之实现与调和,又常常把这两句话向我的朋友强聒不舍。今天所讲,,。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如此,我盼望诸君和我一同受用!
  A.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B.乐业即是趣味,敬业即是责任心。
  C.趣味即是敬业,责任心即是乐业。D.敬业与乐业都是责任心和趣味。
  6.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水浒传》中的好汉都有一个名副其实的绰号,有的体现形貌特征,如青面兽杨志;有的体现个性特征,如黑旋风李逵;有的体现本领特征,如智多星吴用。
  B.《西游记》中的唐僧师徒四人以“敢问路在何方”的气概一路向西,途经宝象国,乌鸡国,车迟国、小人国、大人国等多个国家,历尽艰险,终于取得真经。
  C.鲁迅在《朝花夕拾》中塑造了不少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有纯朴、仁慈的长妈妈,方正、博学的寿镜吾先生,正直、热情的藤野先生。
  D.《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汤姆•索亚天真活泼,富于冒险精神,不堪忍受个性束缚,幻想有一番英雄业绩,所以才会有“当海盗去”的行为。
  二、古诗词鉴赏(共4分,每小题2分)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7.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歌表现了诗人不慕功名利禄的高尚节操,以及欣赏自然景物,从中寻找心灵安慰的闲适心境。
  B.全诗以平易朴素的语言创造了一个诗情、画意、哲理兼具的意境,内容和形式达到高度的统一,饶有理趣。
  C.“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写诗人远离人世,隐居在人迹罕至的山间,所以没有官场来往的车马喧嚣,不受尘俗的烦扰。
  D.“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意思是:这种生活让人体会到人生真谛,但美好的情怀无以言表,只能用心灵去感受。
  8.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用反问的修辞手法,自问自答,点明作者超凡脱俗的原因——在于精神世界的自我净化。
  B.“悠然见南山”中一个“见”字用得极妙,描写采菊时于无意间偶见南山,南山静穆的美景正好与作者悠然的心情相融合。
  C.“山气日夕佳”中的“佳”字,写出了作者对山气缭绕、夕阳西下景象的赞美,烘托出诗人“见南山”时的悠然、惬意心情。
  D.诗歌的语言婉曲含蓄,虽说“此中有真意”,又说“欲辩已忘言”,其实“真意”就在作者所要表现和追求的“心远地自偏”的意境中。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