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420个字。
《我的思念是圆的》教案
东台市实验中学教育集团周进华
教学目标:
1、养成诵读诗歌的习惯,在“读”中理解诗歌的感情。
2、感悟诗歌形象化抒情的特点。
3、了解我国诗歌中“月”这一意象的内涵。
教学设想:
重点:掌握诵读诗歌的技巧
难点:体会诗歌形象化抒情的特点
方法:朗读法,合作探讨法,归纳法
准备:利用书籍、报刊、网络收集关于咏月的诗词佳句,制作成小卡片
教学过程:
一、 释题导入
同学们,中秋节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历代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咏月诗篇:“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可怜九月初三日,露似真珠月似弓。”前面我们已经欣赏了两首古代诗词(学生齐说),今天这节课,老师将和大家学习一首现代诗歌,(《我的思念是圆的》)看看在不同的时空中,不同的诗人,面对同一轮明月,他们的情感会有所不同吗?(板书课题)
二、诵读全诗
1.听读全诗,注意把握诗歌节奏,感受诗歌的感情基调。
2.自由朗读,注意读出诗歌的感情,挑出你感觉读得最好的几句来,我们一起分享一下。
3.诵读指导,诗歌朗读重要注意停顿、语速、语调、重音。这一首诗抒发的诗意绵长思念之情,因此在诵读中,语速宜慢;语调宜用平调,语气要低回,深沉一点;重音要放在能够体现作者感情的词语上,比如:圆,最亮最圆、想、分割、团聚、咽下。
4.创意朗读,可以男女生读,可以几个人分句读,还可以想二重唱一样读……总之大家可以标新立异,充分展现我们的才情与个性。
三、品读诗歌
刚才同学们读得非常深情,可谓声情并茂。那同学们你们知道作者到底在思念什么吗?要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不妨先看这样几个问题?
1.“在这样的夜晚,会想起什么?”你觉得作者想起了什么?
2.“谁能把月饼咽下”为什么面对月饼,却难以下咽呢?
3.作者为什么说“我的思念是圆的”?
补充:作者简介、写作背景(文革后,文革中许多的冤假错案,作者一家和他的亲朋难以幸免。文革使得作者亲朋凋零,天各一方。
明确:
1.从“高山”“宽海”“天涯海角”可见作者是在思念远在天涯海角,彼此天各一方亲朋好友。
2.从“团聚的人家是欢乐的,骨肉被分离是痛苦的”可见作者之所以面对月饼,难以下咽,是因为骨肉被分离,无法团聚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