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石壕吏》  教学实录

渔洋中学 潘燕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我们回忆一下,第一单元的课文都是以什么为主题的?
生:战争!(齐声)
师:提到战争,就会想到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深重灾难:妻离子散、流离失所、家破人亡、民不聊生等等。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诗人杜甫也以“战争”为题材写的一首诗《石壕吏》,看看战争带给人民的是怎样一种苦难!
二、指名介绍作者及诗歌背景解说
师:我们此前已要同学们做过预习,要同学们查找过相关的资料,现在我请一位同学给我们介绍一下作者。
生:介绍作者。
师:关于作者作此诗的背景我们注解上有介绍,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师读背景)
师:从背景中我们可知李唐王朝平定安史之乱是正义的还是非正义的?
生:正义的(齐声)。
师:诗人根据这番经历写了一组诗,那就是著名的“三吏”“三别”,有谁知道这组诗的名称?
生:“三吏”是《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三别”是《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师:《石壕吏》从内容上看,是叙事诗还是抒情诗?类似的诗歌我们还学过哪一首?
生:叙事诗。我们在七年级下学期学过的《木兰诗》就是叙事诗。
三、读诗
师:下面我给同学们作一范读。读前我提一个小小的要求,那就是听老师范读后,你能结合课文的插图,谈谈应读出诗中主要人物和诗人的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师范读后,生纷纷举手)
生:我觉得要读出差役的凶狠残暴。
生:我觉得要读出老妇人的悲伤和可怜。
生:我觉得要读出诗人的那种同情之心来。
师:我们明白了该读出诗中人物和诗人怎样的感情了,那么,现在请同学们带着你的想像带着你的感情放声朗读这首诗,然后看看有谁能给我们作一示范朗读。
(指名朗读,继而全班齐读)
师:读了就要弄懂诗歌的意思,接下来请同学们对照注解,试译全文,并用铅笔圈画出自己不懂的字、词、句,看看在小组内能否解决,不能解决的就提出来在班上交流讨论落实!
生:“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我不理解它的意思。
师:那知道的同学请告诉他吧!
生: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活着的人不过是苟且偷生,死了的就永远完结了”。
生:“存者”指的三个儿子中唯一活着的那个儿子,还是指老妇一家还活着的人?
生:应是老妇人一家还活着的人!(掌声响起)
师:还有不理解的地方吗?
(课堂上无举手之人)
师:那谁能展示自己的成果,为我们翻译全诗呢?
(生举手踊跃,师指名翻译)
四、品诗
师:诗歌的意思我们都知道了,我们说诗歌的语言是极其凝炼的,往往极少的语言却能传达出无限的深意。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谈谈你对诗句的理解。注意第一,要运用想像,学习语文,如果没有想像,就无从对语言进行感受和理解;第二,你可以抓住某个关键的词、句子作点赏析。
(分小组分任务合作赏析,师巡回指导,五分钟后)
师:想必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赏析,一定收获不少吧!下面我们按分配的任务依次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