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题,约9680字。
嘉兴一中2012届高三考前适应性考试试卷
语 文
命题人:朱文标 朱瑜冬
一、语言文字应用题(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偌大(ruò) 憎恶(wù) 夺桂冠(guàn) 不偏不倚(yǐ)
B.芟除(yì) 档案( dàng) 犯嘀咕(dí) 丰功伟绩(jì)
C.恫吓( tòng) 船坞(wù) 挂空挡(dǎng) 车载斗量(zài)
D.夹克( jiā) 央浼(měi) 撒手锏(sā) 逸兴遄飞(chuán)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围绕着药家鑫案的一连串舆情话题,都折射出当前公共舆论建设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失,诉诸情感的漫骂与质疑,往往为投机者所利用。
B.经济竞争力下降,实体经济规模委缩,金融等虚拟经济发展失当,欧债危机不断蔓延,正在考问欧元区一些国家财政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C.两会原本就是代表、委员替公众代议国事的,离不开观点的碰撞、争辨,代表委员“敢说”应是履职的常态而非例外。
D.明晰是非才有革故鼎新,辨别善恶才会激浊扬清。《感动中国》最大的社会意义在于“坚持鲜明的价值导向,彰显深切的人文关怀”。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无误的一项是
A.为了尽快丰富故宫博物院绘画馆的收藏,徐邦达经常往返各地,悉心查访,短短几年时间,便收集到
无数件古书画珍品,使该馆藏品初具规模。
B.我们必须看到,当代文化的这种转向,纵然与电子传媒的兴起息息相关,但促成这种转向的实现还有
更为深刻的现实动因和社会背景。
C.4月4日苏州西山景区发生快艇撞船事故,该事故已造成4名大学生殒命太湖,清明节竟成了孩子们的祭日,人们纷纷对此品头论足。
D.内贾德跑到拉丁美洲访问,跟委内瑞拉的查韦斯称兄道弟,叫板美国,又到古巴跟卡斯特罗密谈多时,如此纵横捭阖,也算是一道风景。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由于青少年心智尚未成熟,好奇心又强,对事物缺乏分辨力,容易被大众媒介中的不良信息诱导,从而产生思想上、行为上的偏差。
B.许多高中毕业生填报志愿时,是优先考虑专业还是优先考虑学校,很大程度上是受市场需求、社会导向、父母意愿、个人喜好等因素的影响造成的。
C.学校能否形成良好的、有促进功能的校园文化,学习者能否真正适应并融入它,这对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起着重要作用。
D.现代医学一再证明,当一个人精力衰退、对事物缺乏好奇心与兴趣时,循环系统功能也会跟着退化。
5.根据语意,填入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张良和项羽一样,都是血性之人。项羽的血性见之于外,张良的血性蕴之于内,两则并无本质的不同。只是由于项羽不读书,这种血性一直 ① 。而张良的血性经过一番修炼, ② 。一般人见到张良这样弱不禁风的外貌,往往不免忽视,但偏偏是他,有着荆轲聂政式的血性。
A.①没能内敛,韬光养晦,而不能精光外露。 ②优游不迫,从而由外露而内蓄。
B.①韬光养晦,没能内敛,精光外露。 ②由外露而内蓄,从而优游不迫。
C.①没能内敛,精光外露,而不能韬光养晦。 ②由外露而内蓄,从而优游不迫。
D.①韬光养晦,没能内敛,精光外露。 ②优游不迫,从而由外露而内蓄。
6.读下面这个故事,根据故事内容,在横线处为蝴蝶补写一句话,使故事意义完整。(50个字左右)(4分)
纸鸢(一种风筝)高之又高地升腾在天空之中,他向下瞧瞧,看见了一只蝴蝶。
“你相信吗?”他叫唤道,“我的眼睛险些儿找不着你了!你看到我在天空里飞行,而且飞在你的上面,嫉妒的痛苦一定把你折磨得要命!”
蝴蝶说:“什么?嫉妒,怎么会呢?亲爱的朋友,
。”
7.请根据以下图表中的数据,提炼其中包含的主要信息,并对所提炼的信息加以点评。(5分)
表一
2010年中国三大富豪排行榜 2010年中国三大慈善家排行榜
排名 姓 名 财富金额(人民币 亿元) 排名 姓 名 捐赠金额(人民币 亿元)
1 杨惠妍 1300 1 余彭年 20
2 张茵家族 770 2 牛孟依 10
3 许荣茂 550 3 牛根生 6.5
表二
2010年美国三大富豪排行榜 2010年美国三大慈善家排行榜
排名 姓 名 财富金额
(美元 亿元) 排名 姓 名 捐赠金额
(美元 亿元)
1 比尔•盖茨 590 1 沃伦•巴菲特 312
2 沃伦•巴菲特 520 2 比尔•盖茨 258
3 希尔顿•阿德尔森 280 3 乔治•索罗斯 159
(以上数据来自互联网)
信息:
点评: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
文学虚构的人类学价值(节选)
贺晓武
只要提到“虚构”,自然而然,我们就想到“真实”,从古典文学一直到十八世纪,“虚构”作为“欺骗”的意思,总是附属于神学或者认识论的框架内。直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文学虚构才得到承认并被推崇。
德国文学理论家沃尔夫冈•伊瑟尔对此做出了理论贡献,他指出“虚构”不具有本体性的意义,只不过具有重要的功能而已。文学虚构既然是语言,就必然具有语义学的意义,同时,它还是审美交流的工具,在我们的生活里以及追求人生意义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不只是这些,文学虚构最有价值的还在于它具有人类学的功能,能让我们认清现实获得真实感。伊瑟尔把文学虚构与“现实”和“想象”相提并论,指出这三者是形成千变万化的文学文本最重要的因素。当然,“真实”不是科学意义上能经试验证明,而是一种情感真实,或者说具有一种真理性的“真实”,是让我们看清这个现实中看不清楚的事物,这是一种基于现实又超越现实的“世界”。因为只有经过人的眼光,经过文学家的重新虚构,“文本世界”对我们的现实世界才有价值和意义,才有真理性和伦理性。
文学虚构之所以具有人类学的价值,是它不同于宗教和政治意识形态的虚构,比它们更具有解放和超越的能力。
首先,在基督教传统中,“上帝”这个形象是经过多重虚构形成的。现代科学的发展证明了宇宙的浩瀚无边和人类世界的狭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