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有28道题,约7360个字。

  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下邽第一初级中学2012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三)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
  1.阅读文段,给加点的字注音,再将划线句规范、工整地抄写在“田”字格内。(3分)
  永恒,不只在于时间从洪荒而来的脚步;也不只在于风声从亘(    )古而至的呢喃。一个瞬间,往往也能成就永恒。昙花从不为她鲜艳的短暂而暗自哀怜,因为她将自己怒放的那一刻写进了天地的长卷,万物无一不记得这瞬间但永恒的娇美;朝露从不为她光华的瞬息而顾影悲叹,因为她用自己闪耀的那一秒照亮了世界的一隅,众生无一不怀想这瞬间而永恒的清丽。因为真美,那些短暂的事物竞撼(    )动了时间的定律,仅凭一个瞬间,缔造了无尽的永恒。瞬间,也是一种永恒。
  (1)给加点的字注音。(1分)
  亘(    )古撼(    )动
  (2)将划线句规范、工整地抄写在“田”字格内。(2分)
  2.名言诗句积累。(共5分,每小题1分,错、漏、换字均不得分)
  ①春蚕到死丝方尽,。(李商隐《无题》)
  ②学而不思则罔,。(《论语•十则》)
  ③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中有四个字成了后来中国园林艺术、文学艺术的美学追
  求,蕴含这一美学追求的两句诗是:“,”
  ③刘禹锡《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清幽、宁静的句子是:“,”。
  ⑤“愁”虽然是一种负面的心理情绪,但中国古诗词中却不乏以各种方式写愁的名篇佳作,且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愁文化”。请写出连续完整的诗句:,。
  3.语言运用。(2分)
  下面一段文字,划线句①②有语病,请改正。
  近年来,我校①多次邀请法官、律师、公安干警和法律工作者来校举办法律知识讲座,采用以案说法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②还经常组织学生慰问孤寡老人等公益性活动。③我校获得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先进单位”的光荣称号。
  ①
  ②
  4.图表题。(2分)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某学者就“初中生语文学习方式与学习效率之关系”对三个平行班(每班50人)进行了调查,以下是调查的数据统计。
  学习方式
  掌握80%以上 掌握50%一80% 掌握50%以下
  一班:听老师分析讲解 12人 28人 lO人
  二班:自己看书做题 11人 30人 9人
  三班:以上两种方式结合 40人 9人 1人
  (1)由上表可得出结论:
  (2)结合自己学习语文的体会,简要分析产生这一结论的原因。

  5.名著阅读。(3分)
  名著《三国演义》中忠义的化身是,我们所熟知的他忠、义、勇、谋、傲的故事有和等;智者的化身是,他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事,书中记叙了有关他的许多脍炙人口的事迹,现已演化为成语的有和等。
  6.诗词鉴赏。(2分)
  《春日偶成》程颢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①诗中作者描绘了怎样的景象?(1分)

  ②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怎样的心境?从哪句诗可以反映出来?(1分)

  7.综合性学习。(3分)
  某实验中学开展“好读书,读好书”活动。(1)活动中某同学把搜集到的大量有关读书的名言分类编排。请你为他汇编的名言集加上一个小标题,并为它写上一段前言。
  古文学家韩愈的“提要钩玄法”: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学者陈善的“出入法”:既能钻得进去,又要跳得出来。教育家孔子的“学思结合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理学家朱熹的“三到法”: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思想家伏尔泰的“再读法”:重新再读一本旧书,就仿佛与老友重逢。儿童文学家冰心的“创新法”:读书恨与古人同。孟子的“独立思考法”:尽信书不如无书。史学家侯外庐的“热处理法”:读书学习都应趁热打铁。
  小标题:(1分)
  前言:(1分)
  (2)在此次活动中大家还对“怎样处理读流行作品与读经典名著的关系”展开了深入的讨论。有人认为应该多读流行作品,也有人认为应该多读经典名著。你的看法呢?结合自己的读书经验谈谈。(1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