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4小题,约26300字。

  梅州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
  语文
  梅州中学高三语文备课组
  一、本大题四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圈养/终成眷属堤坝/提心吊胆作祟/崇山峻岭
  B.鸟瞰/不堪一击玷污/拈轻怕重模仿/装模作样
  C.禅让/潺潺流水评估/怙恶不悛搪塞/敷衍塞责
  D.媲美/鞭辟入里龃龉/咀嚼品味看守/看家本领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从药家鑫到李昌奎案,再到现在引发民间热议的吴英案,最近,废除死刑这一原本看起来遥不可及的法律命题,开始在普通民众层面引起了争议。如果说几年前,废除死刑的观点还被人道路以目的话,那么近几年来,“少杀、慎杀”的观点已陆续成为各地法院在实践中遵循的原则,也在民众层面被逐步接受,不再被视为天方夜谭。
  A.热议B.遥不可及C.道路以目D.天方夜谭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代表们认为,政府只有不断改善民生,社会才能真正保持和谐稳定,进一步提高国民的幸福指数,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目标。
  B.苹果是一家充满了乔布斯基因的公司,虽然也是一家完整的IT公司,并不会因为乔布斯的离开而轰然倒下,人亡政息不适应苹果。
  C.林书豪在短短的时间里,连续掀起了篮球场上的传奇,在对阵猛龙的比赛当中得到27分,连美国总统奥巴马也成为了他的狂热粉丝。
  D.3月4日,李长春来到广东代表团住地看望出席“两会”的广东代表,希望广东吸取小悦悦事件的教训,在学雷锋活动中走在全国前列。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古诗中常常将“树叶”写作“木叶”,这是为什么呢?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
  ①至于“木”呢,那就说不定,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
  ②“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而且还会带来了“木”所暗示的颜色属性。
  ③我们所习见的门栓、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
  ④“木”是作为“树”这样一个特殊概念而出现的,而“木”的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示,却依然左右着这个形象。
  ⑤树的颜色,即就树干而论,一般乃是褐绿色,这与叶也还是比较相近的。
  ⑥这里带着“木”字的更为普遍的性格。
  A.②⑤③⑥①④B.⑤②①④③⑥
  C.②⑤①③⑥④D.⑤②①③④⑥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刘汲,字直夫,眉州丹棱人。绍圣四年进士。金人再犯京师,诸道不知朝廷动息者三月。冯延绪传诏抚谕,谓车驾出郊定和议,令诸道罢兵。汲谓副总管高公纯曰:“诏书未可遽信。”公纯问故,汲曰:“诏下以去年十二月,邓州去京七百里,今始至州,何也?安有议和以三月,而敌犹未退乎?此必金人胁朝廷以款勤王之师尔,可速进兵。”公纯难之,汲请自行,公纯不得已俱至南阳,不进,汲独驰数十骑赴都城,二帝已北行,汲素服恸哭。寻代公纯摄帅事,捐金帛飨士,为战守计。就加直龙图阁、知邓州兼京西路安抚使。
  金人复渡河,谍知邓州为帝行在所,命其将银朱急攻京西。汲遣副总管侯成林守南阳,金人奄至杀成林汲集将吏谓曰吾受国恩恨未得死所金人来必死汝有能与吾俱死者乎皆流涕曰惟命。民有请涉山作寨以避敌者,汲曰:“是弃城矣。然若属俱死无益。”乃下令曰:“城中有材武愿从军者听留,余从便。”得敢死士四百人,又令曰:“凡仕于此,其听送其家,寅出午反,违者从军法。”众皆感服,无一人失期。
  及南阳陷,命将戚鼎将兵三千逆战,及命靳仪与赵宗印分西、南门掎之。汲自以牙兵四百登阵望,见宗印从间道遁,即自至鼎军中,麾其众阵以待,敌至皆死斗,敌却。俄而仪败金人攻之益急,矢下如雨,军中请汲去,汲不许,曰:“使敌知安抚使在此为国家致死。”敌大至,汲死之。事闻,赠太中大夫,谥忠介。
  ——选自《宋史•列传第二百七•忠义三》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公纯难之诘难,责难
  B.寅出午反通“返”,返回
  C.及命靳仪与赵宗印分西、南门掎之牵制
  D. 敌大至,汲死之为……而战死
  6.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此必金人胁朝廷以款勤王之师尔俄而仪败金人攻之益急
  B.其听送其家麾其众阵以待
  C.民有请涉山作寨以避敌者汲自以牙兵四百登阵望
  D.使敌知安抚使在此为国家致死捐金帛飨士,为战守计
  7.以下各组句子中,都能表现刘汲“有谋略”的一组是(    )  (3分)
  ①此必金人胁朝廷以款勤王之师尔,可速进兵②是弃城矣。然若属俱死无益
  ③凡仕于此,其听送其家,寅出午反,违者从军法④麾其众阵以待,敌至皆死斗
  ⑤矢下如雨,军中请汲去,汲不许⑥使敌知安抚使在此为国家致死
  A. ①④⑥B.①②③C.②④⑤D.③⑤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刘汲认为“诏书未可遽信”,理由是诏令到达的时间过长,议和之后没见退兵。
  B.刘汲独自率领几十名骑兵奔赴都城,但是二帝已经北行,刘汲穿上白衣服恸哭。
  C.赵宗印从小道隐蔽行军,随后来到戚鼎的军队中,指挥军队布阵来等待敌人,敌人到来之后他们都作殊死战斗。
  D.刘汲为了坚守城池,召集城中有才能和武力从军的人留下来,敢死战士有四百人,让做官的人把家人送走,众人都感动佩服。
  9.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3分)
  金人奄至杀成林汲集将吏谓曰吾受国恩恨未得死所金人来必死汝有能与吾俱死者乎皆流涕曰惟命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安有议和以三月,而敌犹未退乎?(3分)
  ②寻代公纯摄帅事,捐金帛飨士,为战守计。(4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7分)
  浪淘沙•丹阳浮玉亭席上作
  陆游
  绿树暗长亭,几把离尊。阳关常恨不堪闻,何况今朝秋色里,身是行人。
  清泪泡罗巾,各自消魂。一江离恨恰平分。安得千寻横铁锁,截断烟津?
  (1)“一江离恨恰平分”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4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