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810字。
发散思维作文训练——“万紫千红总是春”课堂实录点评
湖北省沙洋县实验初中 贺红云 鲁修贤
【前示】
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可以促使思维敏捷、机智、灵活,因为发散思维乃是从一个信息源中引发出不同结果的一种思维方式。就如何引导学生对同一事物进行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探索,夯实创造性思维的基础,便成为我们语文教师各显神通的主攻目标。在学校炽热的“教学科研月”活动中,《万紫千红总是春》一课作为又一种尝试,借助于多媒体的辅佐,如期获得了令听课师生满堂喝彩的效应――
[上课]
师:踏着响亮的歌声,走进十班,就走进了温暖的家。今天咱家可是宾客盈门。面对这么多关注我们学习的老师,哪位先谈谈你的待客之道?
生1:请入坐,奉上热茶,拿出果品或者糕点。
生2:和客人交流。
师:同学们很有礼貌,做得很好!是的,一杯热茶暖手暖心,让我们先烧茶吧!
(多媒体出示:烧茶速写)
师:你能用多少种方法烧茶?
生1:煤炭,煤气,碳火。
生2:太阳能,电炉。
生3:酒精,蜡烛。
生4:氢、氧等气体。
生5:木柴,柴油,煤油,还有食用油等。
师:同学们的办法真多!我们用智慧点亮了炉火,烧了一壶好茶。刚才仅从烧茶出发,我们用了这么多途径解决问题,多角度的去思考,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训练的思维方式,我们称之为发散思维或者求异思维,也叫它辐射思维。(板书:发散、求异)请看屏显演示(学生齐声朗读概念):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辐射思维,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的途径去思考,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与聚合思维相对。不少心理学家认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最主要的特点,是测定创造力的主要标志之一。
【评点】教师满腔激情地导入新课,采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唤醒学生生活体验的同时,引起学生的好奇心逐渐膨发,从而对这节课产生渐渐浓厚的兴趣。现代心理学之父皮亚杰曾经说过:“所有的智力活动方面的工作都依赖兴趣。”兴趣,是人们力求接触、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种爱好活动的意识倾向,是进行教育的有利因素,是精神活动的先导,它会激发求知的欲望,发展智力。而这时,词义涵盖较为宽泛的“发散思维”,本来是学生写作间往往不易把握的抽象概念,由于教者巧妙地交给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具体方法水到渠成了,学生也就特有豁然开朗之感。
师:接下来我们进行这样的思维训练。请看演示:关于太阳的一组图片。(画外音:老师带来一轮冬日暖阳,你看它伴随我们晨起暮归,东升西落,不知疲倦;它辉煌灿烂,光芒万丈,温暖人间;因为有了它,万物才有了生机,生命才有了活力,世界才有了色彩。)现在请以太阳为题材展开断想。请看老师的例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