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小题,约7850字。
2012年南京市江宁区中考一模试卷 语文 2012.04
一(28分)
1.用课文原句填空。(10分)
(1)学而不思则罔, ▲ 。(《〈论语〉十则》)
(2) ▲ ,欲语泪先流。(李清照《武陵春》)
(3)乱花渐欲迷人眼,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安得广厦千万间, ▲ ,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无丝竹之乱耳, ▲ 。(刘禹锡《陋室铭》)
(6) ▲ ,在河之洲。(《诗经》)
(7) ▲ ,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8)马作的卢飞快, 。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9)中学生既要有诗人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又要有诗人李白在《行路难》中 “ ▲ , ▲ ”的生活信念。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歼灭(qiān) 襁褓(qiǎng) 迁徙(xǐ) 鲜为人知(xiǎn)
B.梦寐(mèi) 狩猎(shòu) 干瘪(biě) 锐不可当(dāng)
C.绯红(fēi) 震悚(sǒng) 祈祷(qǐ) 再接再励(lì)
D.羁拌(bàn) 荒谬(miào) 炽痛(chì) 相形见绌(chù)
3.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当下有些解构名著、颠覆正史、戏说人生、和穿越古今的电视剧已经对青少年产生了误导。
B.广东宏远队的篮球迷怎么都不明白为什么他们喜爱的七冠球队会被北京队击败,与冠军失之交臂?
C.我们依靠科技创新,圆了飞天的梦想;我们依靠社会进步,实现了强国的夙愿。
D.我们要牢记“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这句俗语,我们要用责任筑起一道食品安
全的长城。
班级开展“寻觅春天的踪迹”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自然之春•怡人】
4.下面是第一小组的发言稿,请根据画线句的特点,仿写句子,将文稿补充完整。(2分)
朱自清先生在《春》一文中写道:“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是啊,春天,万物复苏,给人以希望。你看:春光融化了冻结的溪水,给溪流谱上了欢乐的舞曲;春花绚烂了枯燥的土地,给大地穿上了迷人的新衣; ▲ ,
▲ 。让我们拥抱这怡人的春天,去寻觅春天的踪迹,谱写春天的赞歌吧!
【文学之春•醉人】
5.下面是第二小组搜集的材料,请完成下面题目。(7分)
古诗描绘出“春”的画卷:
春游湖
宋•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
(1)诗中“夹岸桃花蘸水开”中的“蘸”字用得十分传神,试作简要赏析。(2分)
▲
(2)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诗的题目“春游湖”三个字,既点明了时间、地点,又交代了主要事件——“游湖”。
B.第一、二两句描绘春天湖边明媚可人的景色:成双成对的燕子在天空中飞来飞去,两岸的桃花像蘸着水在盛开。
C.第一句中的“几时回”,用疑问语气表达出作者因春回大地,可是燕子却没有飞回来的深深惆怅之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