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360个字。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注释
  (1) 酬:这里是以诗相答的意思。乐天:指白居易,字乐天。
  (2)巴山楚水:泛指今重庆和两湖一带,是作者当年接连被贬之地。
  (3)二十三年:作者被贬外地到回归京城长安的时间约为二十三年。
  (4)弃置身:指遭受贬谪的诗人自己。
  (5)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序文中说:自己经过嵇康旧居,因写此赋追念他。刘禹锡借用这个典故怀念已死去的王叔文、柳宗元等人。
  (6)翻似:反而像。
  (7)烂柯人:传说晋人王质进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看到局终,童子问王质为何不去,王质才惊悟过来,见斧柄已经腐烂。回到家乡,已历百年,无人相识(见《述异记》)。刘禹锡借这个故事表达世事沧桑,人事全非,暮年返乡恍如隔世的心情。
  (8)歌一曲:指白居易作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一诗。
  (9)长(zhǎng):增长,振作。
  译文
  在巴山楚水这些凄凉的地方,我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
  怀念故友突然吟诵闻笛小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
  沉船的旁边正有千帆驶过,病树的前头却是万木争春。
  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借这一杯美酒振奋精神。
  赏析
  1、诗的开头两句“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是什么意思?
  这两句意思是写作者自己被贬谪到巴山楚水这些荒凉的地区,二十三年就如同弃置在道旁一样。刘禹锡想改革时弊,遭到打击,被贬到凄凉荒僻之地。这两句写出了作者长期被贬的愤慨心情。
  2、本文运用了典故,请同学们把它找出来。
  本文有两个典故,一个是“闻笛赋”,一个是“烂柯人”。
  3、关于本文的主题。
  本文既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也表现了诗人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精神。
  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本意和比喻义是什么?
  这两句的本意是以沉舟病树比喻作者自己,是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但是其中包含的事物新陈代谢的哲理,使诗句具有了普通意义。后人用此句,并不和诗人原意契合,而指新生事物无比美好,社会总是向前发展。
  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矩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注释
  1.蜡炬:蜡烛。蜡烛燃烧时流下的蜡油称烛泪。  2.蓬山:指海上仙山蓬莱山。此指想念对象的往处。  3.青鸟:传说中西王母的使者,有意为情人传递消息。  4.东风:春风  5.残:凋零  6.泪:指蜡泪,隐喻相思泪水  7.镜:照镜,用作动词  8.但::只  9.云鬓:青年女子的头发,代指青春年华  10.夜吟:夜晚吟诗  11.殷勤:情谊深厚。  12.看:探望  13.丝方尽:这里以“丝”喻“思”,含相思之意。
  译文
  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也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