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7890

  古诗文北京高考纵览
  2011
  示秬秸①
  北邻卖饼儿,每五鼓未旦,即绕街呼卖,虽大寒烈风不废,而时略不少差也。因为作诗,且有所警,示秬、秸。
  城头月落霜如雪,楼头五更声欲绝。捧盘出户歌一声,市楼东西人未行。
  北风吹衣射我饼,不忧衣单忧饼冷。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
  注:①秬秸:张耒二子张秬、张秸。张耒,北宋著名文学家,曾官太常寺少卿。
  12.(7分)
  ①下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前小序交代了本诗写作的起因和目的,凸显了诗作内容的真实性。
  B.“歌一声”,是说卖饼儿沿街呼卖时有腔有调,生动形象并富于童趣。
  C.卖饼儿衣着单薄,凛冽的寒风吹透了他的衣衫,他却担忧饼冷难卖。
  D.作者在诗的最后,对两个儿子提出了谆谆告诫,点明了本诗的题旨。
  ②这首诗的写景叙事,平实而富有韵味,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4分)
  13.这首诗是张耒为教育自己的孩子而作,请对其中的教育内容和所用的教育方式加以概括,并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不少于200字)(10分)
  12.(7分)
  ①(3分)A
  ②(4分)要点一:平实,没有华丽辞藻,明白如话,通俗浅显。举例:“捧盘出户”、“市楼东西”等等,均无任何修饰之语。要点二:有韵味,写景、叙事,蕴含丰富,举例:开篇两句,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描画出了清冷空寂的景色,透露出作者对卖饼儿生活际遇的同情和关怀。其他如“人未行”的空寂街景、“忧饼冷”的心态表露,均语浅而意深。
  13.(10分)
  第一问:
  教育内容:要点一: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要意志坚定,不畏艰辛。要点二:要有追求,持之以恒,勤勉而不懈怠。
  教育方式:要点一:艺术性,以诗诫子,而不是枯燥说教。要点二:形象性,以卖饼儿为榜样,激励自己的孩子。
  第二问:(略)
  2010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晖①,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鸳鸾③。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①徂辉:落日余晖。        ②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  ③鸳鸾:传说中与凤凰同类,非梧桐不止,非练食不食,非醴泉不饮。
  ①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前四句,写诗人等高望远,看到天高地阔、霜染万物的清秋景象,奠定了全诗昂扬奋发的基调.
  B.诗中“荣华东流水”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古来万事东流水”表达的意思有相似性。
  C。七、八句借助于描写白日将尽、浮云变幻的景象,形象而含蓄的表达了诗人对世事人生的感受.
  D.九、十句的意思是本应栖息于梧桐的鸳鸾竟巢于恶树之中,而燕雀却得以安然地宿在梧桐之上
  ②结合全诗,简述结尾句“剑歌行路难”所表达的细想感情。(4分)
  13.(7分)
  ①(3分) A②(4分)要点:对荣华易逝、世事多舛的人生境遇的感慨。对黑白颠倒、小人得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对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自身遭际的激愤。
  2009
  西江月 黄陵庙(又题阻风三峰下)张孝祥①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②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3 岳阳楼上。
  注:①张孝祥:南宋初词人。这首词,因船行洞庭湖畔黄陵庙下为风浪所阻而作。作者与友人信中提到:“某离长沙且十日,尚在黄陵庙下,波臣风伯亦善戏矣。”②波神:水神。 ③准拟:准定。
  ① 下列对词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一、二句点明行船的季节,描写洞庭湖上风浪未起时的景色。
  B.三、四句有主观想象色彩,“鳞鳞细浪”实际指滚滚波涛。
  C.五、六句写明日风向一转便可顺风行船,今晚露宿又有什么关系呢?
  D.七、八句写作者期盼到岳阳楼上听水下传来的《霓裳》曲。
  ② 这首词的风格与宋代哪两位词人比较接近?这种风格的词人属于哪一流派?(3分)
  ③ 在这首词中,作者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