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0题,约6360字。

  四川省绵阳地区2011-2012学年八年级(下)定时作业(二)
  语文试卷
  完成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题号 一、二 三 四 五(一) 五(二) 六 总 分 总分人
  得分        
  第Ⅰ卷(共16分)
  请将1~8小题的答案填入下面对应的表格中。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一、选择题(1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唾手可得(tuò)  文质彬彬(bīn)  嗫嚅(niè rú)  拯救(chěng)
  B.义愤填膺(yīn)   滑稽(jī)   忸怩(niǔ ní)  肆无忌惮(sì)
  C.彷徨(páng huáng)  骇人听闻(hài)  蹂躏(róu lìn)  倏然(sū)
  D.毛骨悚然(sǒng)  岿然不动(kuī)  心弦(xuán)   鄙视(bǐ)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不是消极的袖首旁观,需要有想象力有计划的探索。
  B.建筑的遗迹,又是什么呢?凝固了的历史吗?看那海晏堂前的石饰,像一个近似于半园形的容器。
  C.对于这个情况,我最初懵懵懂懂,理解的并不深刻。后来逐渐理解了,但寄人篱下,经济不能独立,空有雄心壮志,怎奈无法实现。
  D.山米对这种鬼计了如指掌,是因为自己过去常用外祖父的这种方法捉弄老鼠。于是山米有些犹豫不决了。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马克•吐温十三岁时,在《汉尼巴尔周报》上为一首押韵诗写了注脚,因其内容言简意赅、措辞辛辣,从此人们对他刮目相看。
  B.杨丽萍在她的舞蹈表演中,总是使出浑身解数,用灵活优美的舞姿去表现和诠释中国民族舞蹈的魅力与内涵。
  C.“5•12”后的第一个清明节,成千上万的人专程到再次开放的北川老县城遗址,祭奠遇难的亲人,那场景真令人触目伤怀。
  D.妈妈是个典型的“体育盲”,为了让她看懂篮球比赛,作为超级球迷的儿子,一遍又一遍不胜其烦地给她耐心讲解比赛规则。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湖南卫视的“天天向上”栏目,凭借主持人幽默、机智的表现,吸引了不同年龄段的粉丝们。
  B.尽管有关部门多次强调不准禁止焚烧秸秆,以免造成空气污染,但仍有很多农户对此置之不理。
  C.八年级五班的语文成绩是全校最好的一个班级。
  D.随着通讯业的发展,使我国的手机用户不断增加,尽管如此,我们仍不提倡中小学生使用手机。
  5.下面对课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现代著名剧作家曹禺在《日出》中,通过塑造李石清这个阴险狠毒、唯利是图的资本家形象,揭示出悲剧人物黄三省生活的那个社会的黑暗和丑恶。
  B.《致空气》这首抒情歌,采用了象征手法,对“无所不在”又“踪迹难寻”的空气进行了讴歌,寄寓了诗人对于友谊、对于真情的赞颂。
  C.朱自清在《背影》中记叙了与父亲在车站分手的情景,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无微不至的关爱,也抒发了自己对父亲无比深沉的思念之情。
  D.《寻找时传祥》是一篇人物通讯。作者通过对时传祥典型事例的报道,歌颂了时传祥勤奋劳动、正直本分、敬业爱岗、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和品质。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8题。(6分,每小题2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