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730个字。

  研读考纲,揣摩样题,加强解题指导——2012年南通市中考语文复习指导
  我们南通市中考语文试卷自2007年进行了重大调整,卷面分值由130分提高到150分。其中基础知识由22分提高到25分;阅读理解由原来的53分提高到60分;55分的作文提高为65分。调整后的4年(07、08、09、10)的中考试卷结构和模式都相对稳定,只在大项中各小题间分值略有上下浮动。考查的知识点、能力点的分布也相对集中。11年试卷做了调整,说明文和议论文只考一种文体,文言文放在前面考。下面,我们以08、09、10、11四年的试卷为例具体看看中考语文到底考什么。
  首先我们看基础知识部分。08、09、10、11年中考语文的变化。
  基础知识部分
  08年 09年 10年 11年
  汉字书写 沧桑、磨难、携手(3分) 毅力、征服
  (4分) 智慧、源泉
  (4分) 勇敢、旗帜、奉献(3分)
  古诗文填空 08、09、10年均为6句(6分),1-4小题均为上下句填写,5、6小题为选做理解或运用性填空。09、10、11年在选做题中各出现一道文言文名句填空。11年增至8分,出现现代诗歌默写。
  成语 选择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2分) / 选择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3分) 选择恰当的成语填空(2分)
  病句修改 找出两个病句并修改(4分) 找出两个病句并修改(4分) / /
  标点符号 / / / 逗号
  诗歌赏析 1.分析诗人情感。(2分)
  2.从修辞角度赏析。(2分) 1.炼词(1分)
  2.诗歌意象的理解(2分) 1.分析诗人情感。(2分)
  2.结合想象描绘诗歌所写意境。(2分) 1.分析景物的特点。(3分)
  2.分析是人的情感。(3分)
  综合实践活动(含名著阅读) 1.拟对联(2分)
  2.名著人物评价(4分) 1.汉字构造
  (2分)
  2.仿句(2分)
  3.对名著作者说句话。(4分) 1.紧扣名著原作写广告词。
  2.结合名著理解跟帖。 1.拟诗歌朗诵会标题
  2.写一则通知
  08、09、10年的共同特点是:都将名著阅读与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设置一个活动情境将所考知识点融汇贯穿整个活动中,去除不可预设的情境外衣,实际考查的还是我们经常训练的知识点;11年出现了应用文考查。
  根据上面的表格我们可以发现每年基础知识部分都有一些知识点是必考的。
  必考点1:字音、字形
  近7年来我市的字音、字形的考查都是在具体语境中进行的,试题以一段优美的文字(或是具有地方特色,或是结合重大时事,或是陶冶我们性情或是给我们以激励)为载体,根据拼音填写汉字(用正楷)。
  必考点2:默写
  《南通市中考语文复习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求“准确背诵和默写常见的经典名句。”
  必考点3:语病题
  必考点4:词语运用题
  请大家注意,《中考语文复习指导意见》中关于此知识点的提法是“常见词语的基本意义和语境意义。”
  必考点5:古诗赏析
  《中考语文复习指导意见》要求我们对古诗词欣赏着眼于理解、积累、感悟和应用,可以从主旨、内容、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等方面逐步提高自己的古诗词阅读与欣赏能力。透过近三年的试题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1.所考诗歌均来自课外且在理解上不会存在太高的难度。2.所考题目没有超出《复习指导意见》对我们的要求,题目都是围绕最基本的能力点设置的。3.诗歌所体现的情感为命题的热点。4.命题者如果想在出题点上与前几年不相重复,表达技巧的分析的考查可能会成为命题趋势。
  必考点6:标点符号
  基础知识部分需要特别提示的一个知识点是“标点符号的应用”,语文课程标准中对7-9年级的学生提出“能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的要求。
  必考点7:综合实践、应用文考查
  口语交际(句子连贯)、仿写(修辞应用)、概写拟写(一句话概括语段意思、广告、标语、对联)、图表漫画解读、非连续语段的信息概括(材料探究)、作家作品、名著阅读、应用文格式、修改等。注意:可能更强调综合实践性考查。如名著阅读和口语交际相结合。
  阅读部分
  11年现代文考试篇目将由原有三篇调整为两篇,12年仍然如此,说明性文体和议论性文体将无规律地交错考查。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这种变化?我们还是分文体来说。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