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3660字。

  郧阳中学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
  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2012年5月29日  上午9:00——11:30
  本试卷共8页,六大题23小题。本试卷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 祝考试顺利 ★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卷指定位置,认真核对与准考证号条形码上的信息是否一致,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卷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墨水的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卷上的每题所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或答题卷指定区域外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指定位置用2B铅笔涂黑。考生应根据
  自己选做的题目准确填涂题号,不得多选。答题答在答题卡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答题卡和试题卷一并收回。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面各项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谙(ān)熟    做表帅    讥诮(qiào)    敬谢不敏
  B. 精湛(zhàn)     笑眯眯    翘(qiáo)首    英雄气概
  C. 和煦(xù)    三步曲    采撷(jié)     一如继往
  D. 逶(wēi)迤   一滩血    晕(yūn)船       不记其数
  2.下面各句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埃及、利比亚的乱局刚刚尘埃落定,叙利亚又闹得云谲波诡的,真是白云苍狗,世事难料啊。
  B.2012年春晚,“睡觉姐”因在观众席上全然不顾精彩的节目酣然入睡而爆红网络,她酣然入睡的视频截图在网络上疯传,很多网友认为睡觉姐的“淡定”不可理喻。
  C.2月20日,纽约尼克斯队成功在主场反弹。虽然小牛队的诺天王拿到全场最高的34分,但林书豪不孚众望,凭借贡献28分、14次助攻、5次抢断和4个篮板的全面表现,帮助主队以104-97力挫达拉斯小牛队。
  D.今天的汉南经济开发区,一篇篇催人奋进的诗篇正在尽情挥写,一个个令人向往的蓝图正在化为现实,一幅幅更加靓丽的图景正在闪耀光芒……登高望远,抚今追昔,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座长袖善舞的“生态新城”。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某地残联部门将成立5类行业协会,并由这些协会分别制定对该类别的社会组织的服务制度,提高残疾人组织的自主发展。
  B.国家工商总局指出,经营者对于即将到保质期的食品应向消费者作出醒目提示。推进经营者诚信自律体系建设对于保障食品安全非常至关重要。
  C.“嫦娥三号”是“嫦娥”绕月探月工程的第三颗人造绕月探月卫星。目前,“嫦娥三号”已经圆满地完成各项验证性试验,将在2013年前后发射。
  D.1月5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的一条街道上发现了近百只寒鸦的尸体。专家对这些寒鸦进行了检测,认为死因可能是天气寒冷和难以找到食物引起的。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竹筏掠过一列比城墙还光滑和高耸的峭壁,               几乎把前来接受洗礼的远方游子,都变成了潇洒而又多情的诗人。
  ①也许是千军万马都无法将它们攻克。我真想朝着这雄伟的岩壁长啸一声,还没有等自己发出声音。
  ②这高亢的男声,这悠扬的女声,像箭镞似的一起射向平坦的岩壁,又立刻被弹拨了回来。
  ③却已有许多乘着竹筏的游人,争先恐后地叫喊起来。
  ④只见那些硕大和壮丽的暗红色巨石,绵延着横在小溪之滨,约有半里之遥的路程,巍然屹立着。
  ⑤多么秀丽和神秘的山水,
  ⑥这些回音融会在一起,像一曲交响乐似的,充满了欢乐的向往和惊讶的赞叹。
  A.④①③②⑥⑤    B.③②①⑤④⑥
  C.④①②③⑥⑤    D.⑤④③①②⑥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骚体”也叫“楚辞体”,是以屈原的《离骚》等作品为代表的一种诗体。这类作品篇幅较长,形式自由,多用语助词“兮”字。内容上对揭露楚国黑暗腐朽的现实,可为现实主义文学的鼻祖。
  B.有一天,林黛玉敲怡红院的门找贾宝玉,袭人误以为是丫头,便拒绝开门。黛玉受到严重挫伤,那一夜,她“倚着床栏杆,两手抱膝,眼睛含泪,好似木雕泥塑的一般,直坐到二更天方才睡了。”第二天,她看见落花满地,便触景生情地写出了那篇有名的《芙蓉女儿诔》。
  C.《祝福》中的“我”是全文的线索人物,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都是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来展现的;“我”又是主人公命运的见证人和思考者,引领着读者对人物命运作更深入的思考。
  D.《娜塔莎》节选自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除此,他的代表作还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和《复活》。
  二、论述类文章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谈读书(节选)
  朱光潜
  学问不只是读书,而读书是获得学问的一个重要途径。因为学问不仅是个人的事,而且是全人类的事。每门学问到了现在的阶段,是全人类分工努力日积月累所得到的成就,而这成就还没有被湮没,全靠书籍记载才流传下来。书籍是过去人类的精神遗产的宝库,也可以说是人类文化学术前进轨迹上的里程碑。我们就现阶段的文化学术求前进,必定以过去人类已得的成就为出发点。如果抹煞过去人类已取得的成就,我们说不定要把出发点移回到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前,纵然能前进,也还是开倒车落伍。读书是要清算过去人类成就的总账,把几千年的人类思想经验在短短的几十年内重温一遍,把过去无数人辛苦获来的知识教训,集中到读者一个人身上去受用。有了这种准备,一个人才能在学问途程上作万里长征,去发现新的世界。
  历史愈前进,人类的精神遗产愈丰富,书籍愈浩繁,而读书也就愈不易。书籍固然可贵,却也是一种拖累,可能变成研究学问的障碍。它至少有两大流弊。第一,书多易使读者不专精。我国古代学者因书籍难得,皓首穷年才能治一经,书虽读得少,读一部却就是一部,口诵心惟,咀嚼得烂熟,透入身心,变成一种精神的原动力,一生受用不尽。现在书籍易得,一个青年学者就可夸口曾过目万卷,“过目”的虽多,“留心”的却少,譬如饮食,不消化的东西积得愈多,愈易酿成肠胃病,许多肤浅虚骄的习气都由耳食肤受所养成。其次,书多易使读者迷方向。任何一种学问的书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