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有24道题,约7470个字。

  河南省许昌市2012年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10页,四个大题,满分l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请用蓝、黑色钢笔或圆
  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一、积累与运用。(共27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2分)
  A.莅临(lÌ)       埋怨(mán)     汗流浃背(  jiā)     翘首以待(qiáo)
  B.发酵( xiào)    青睐(lái)     命途多舛(chuān)     濒临灭绝(bïn)
  C.档案( dāng)    绵亘(gèn)叱咤风云(zhà)       噤若寒蝉( jïn)
  D.悲恸( dòng)   剽悍(piāo)垂涎三尺(xián)     残羹冷炙( zhì)
  2.下列词语中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2分)
  A.一脉相成闪烁其词纷至沓来首曲一指
  B.色历内荏骄横恣肆旁征博引积毁消骨
  C.巧夺天工瞠目结舌厉兵秣马披星戴月
  D.浮想联翩婉言谢绝中流抵柱鸿篇巨制
  3.下列各项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
  朱自清,字佩弦,现代著名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其散文文笔清丽,代表作有
  《背影》《春》《绿》等。
  B.“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通过记事、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和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C.
  《左传》传说是春秋时期左丘睨所作,它记叙了春秋列国的政治、外交、军事、文化
  等方面的活动和有关言论。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
  D.
  《儒林外史》是一部章回体长篇讽刺小说,全书通过对封建科举制度的弊害和知识
  分子精神生活腐朽堕落的描绘,深刻地揭露和强烈地抨击了封建社会道德风俗的败坏和政
  治的黑暗,它是一幅刻画入微,形象逼真的封建社会儒林百丑图。
  4.
  古诗文默写。(共8分)
  (1),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2)若夫日出丽林霏开,。欧阳修《醉翁亭记》)
  (3)《诸葛亮集》中有这样一句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
  “,。”意思相同。(诸葛亮《出师表》)
  (4)辛弃疾《破阵子》中,从视觉和听觉角度两方面,再现紧张激烈战斗场面的句子是
  ,。
  (5)关注民生,不仅是当今领导人心中的大事,也是古代诗人胸怀的情感。请写出古诗
  中同情劳动人民的一联佳句:,。
  5.
  下面这段文字中的三句话都有语病,请修改。(3分)
  ①创建文明城市不仅能够提升市民生活的晶位,而且可以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
  ②在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全市人民参与程度的高低和创建力度的大小是成功的关键。
  ③我们要共同维护许昌市文明形象,形成助人为乐、扶贫帮困、和谐友善的社会风尚至关重
  要。
  第①句:修改意见:
  第②句:修改意见:
  第③句:修改意见:
  6.
  名著阅读。(4分)
  “我拿出小刀决意把船上的锚索隔断,这样一来我脸上手上又中了二百多枝箭。接着
  我又拾起搭着铁钩的绳结,很方便地把五十艘最大的敌舰拖走了。”
  这段文字选自英国讽刺作家_______写的《______________》。选文中的“我”还曾流落到、等充满奇幻色彩的地方。
  7.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6分)
  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系教授景军接受法晚记者采访时表示,他并不认为现在我国社会道德风气丧失。他认为,很多事情表明,今时今日,大多数中国人不仅不冷漠,而且还很有爱心和正义感。虽有见死不救的“18个路人”,但也有伸臂去接10楼坠童的“最美妈妈”,还有护在伤者身前挡住车流的“最美女孩”。
  景军表示,目前许多媒体总是刊登一些有损社会道德风气的事件,这些报道即使所言是实’但这种新闻看得多了,很难不加剧人们“好人没好报”、“做好事难”的恶劣感受。结果是更多人只愿做一个社会风气的批评者,而不愿、不敢去做一个美德的践行者。
  景军认为,现在的问题是,众声喧哗地一味抨击社会风气、渲染道德危机,尽管颇为解气'却很可能无益于改善社会风气、扭转道德危机,反而会深深伤害许多人对“好人有好报,的信念。
  (I)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宇)(2分)
  (2)假如你是一名记者,让你去报道一则负面新闻,你该如何把负面效应缩小到最低限
  度?(2分)
  (3)你认为该如何做一个美德的践行者?(至少30字)(2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